在他成为“伞叔”前,流量两次光顾雷鹏琳的伞厂,一次是他以“默剧”的方式,拍了600多个短视频的时候,后来的一次,他做了一把“会发光的伞”。
伞厂社交账号的评论区里更是“人满为患”,仔细读完一条视频下的评论就得花上几个小时。前来打听他的人里有媒体记者、政府官员、做着各种生意的小老板和花式“求伞”的年轻人。
做了20年伞,雷鹏琳火了,连同他那间濒临倒闭的伞厂也在这一年“喘”上了气。现在,他是全网“最听劝的伞厂老板”,00后口中的“伞叔”,也是传统制造业里,千千万万个努力谋出路的小老板中的一个。
38岁的雷鹏琳在浙江待了快20年,说起普通话来仍带着浓浓的河南乡音。这些年,他的伞厂生意起起落落,“生意不好做”,方法也用尽了,年轻人关于“伞”的种种想象,点燃了这把火。
“叔,我想要一把遇水会变色的伞”“拜托,出一款有帘子的”“想要一把能陪我走夜路的伞”“叔,有没有那种不用捅肚子就可以收回的伞”……数不清的年轻人涌进评论区,留言许愿,只要呼声够高,就能追到后续,对于一些“奇葩”的要求,雷鹏琳也会回复一句,“我来努力”。
努力卖伞的2023年,雷鹏琳卖出了120多万把伞,帮90多位网友实现了脑洞大开的制伞愿望,雷鹏琳和伞厂也开始换了一种活法。
或许,所有怀疑靠个人努力就能实现梦想的人,都应该来浙江绍兴上虞和厂长雷鹏琳聊聊。
走红
一条火遍全网的短视频中,雷鹏琳一言不发,表情严肃,扎个马步,拍拍手中的伞,撑开,握住伞柄,上下使劲抖几下,然后泼水、吹纸、照灯,背景是一间存放雨伞的仓库。
有人评价雷鹏琳的视频里“没有一句废话”。拍拍伞一键打开,退回来抖一抖,证明伞抗风,伞下站两人再把一个人赶出去,表示可以两个人用,泼水再放上纸巾展现面料防水,打开手机手电筒照一照,证明不透光、防晒。
这样的视频一拍就是很多条,画面中,除了头顶的伞不一样,雷鹏琳穿的衣服和拍摄背景大都差不多,“每一个都一样,每一个又都不一样”。
视频“走量”发布,一天连更几条。发了600多条,雷鹏琳才等来热度。那一天是2022年5月14日。
就在前一天,他和妻子、妹妹3人直播卖伞,3个多小时只卖出了3把,下播了还被退了两把。
那晚下播后,雷鹏琳有气无力地往洛阳老家的沙发上一躺,发了条短视频,就睡觉了,第二天一早又去朋友那里帮忙,到下午两点多,掏出手机才知道这条视频“火了”,有6000多万次播放量。
迎面而来的是各种99+:粉丝涨了99+,评论99+,点赞99+,艾特的人有99+,火得虽然有些仓促,但雷鹏琳还是做好了准备,设法接住这波流量。
原本只有十几人观看的直播间,开始变得越来越“挤”,雷鹏琳连着好几天都守在那里卖伞,10天时间,卖了15万把,抵得上往年一整年的销量。
一些小老板陆续找过来,向他讨经验,有卖猫粮狗粮的、做铁皮柜的、卖文具的、干服装的,更多的是卖伞的,雷鹏琳明白这些年小本生意不好做,希望自己积攒的人气可以“扶”他们一把。
伞叔的许愿池
雷鹏琳走红的那个春天,伞城上虞崧厦似乎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一家媒体向当地政府咨询:“这儿有一个飞恋伞厂,你们知不知道?”干部们有些蒙。
这里有1000多家伞企,飞恋伞厂是其中规模较小的一家,接的都是一些小客的生意,这些年,雷鹏琳一直用心地服务好这一小部分人。出圈后,伞厂开始在网上拥有了数量日益庞大的客户群体。
很多客户最先是从伞厂社交账号的评论区来的。
去年,雷鹏琳留意到一条点赞很高的评论:“叔,我走夜路怕黑,能不能做一把会发光的伞,拜托。”雷鹏琳想了想,觉得可行,就试着做。
传统雨伞的包边就用了反光条,“夜里会发光”,意识到这一点,雷鹏琳去找了生产反光条的工厂定制材料,他特意叮嘱厂家:“这块布不要裁成条了,弄一整块,我拿去做把伞试试。”
不到半个月时间,“会发光的伞”就做出来了。担心滞销,雷鹏琳录制了视频并做了预售链接,没想到,十几天就售出了7万把,账号也跟着涨粉10万。
评论区渐渐化身许愿池,想要求伞的各路网友都跑来评论区底下喊话,“叔,我想要一把××伞”,一些细心的网友,还会附上设计图纸。
有人想要一把“吾皇伞”,走在街上当“显眼包”,有人想要一把可以戴头上的伞,解放双手,还有人想要遇水变色伞、情侣伞、拐杖伞、千机伞、能甩出棍的伞、带帘子的全身伞……这些关于伞的种种天马行空的设想,雷鹏琳想尽办法替他们实现,仅过去一年,店铺里就上架了90多款网友定制伞。
回复网友评论成了雷鹏琳每天要干的事,伞厂制伞的思路也变了,不是“我想做什么伞”,而是“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伞”,伞怎么做,听网友的。
一位网友提出想要一把“会下雨的伞”。“伞的功能就是遮阳挡雨的,为什么要会下雨?”雷鹏琳有些纳闷。
既然网友有需求,雷鹏琳还是决定“为难”一下自己。
他从网上买来雨滴状的亚克力玻璃,用钓鱼线一颗颗穿在伞架上,“雨滴”耷拉下来,像是那么回事,只是拿在手上举上一会儿,就累得很,伞还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