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在大山大水间,演绎理想信念与革命豪情

来源:文汇报 | 作者:董宇平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0:00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日出东方,百年风华,世纪辉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这个特别的年份,回眸中国画艺苑对党史这一重大题材的艺术创作与名家名作,从韶山冲到宝塔山,从黄洋界到大渡河,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可谓翰墨流香,丹青留芳,笔歌墨舞,经典留传。不少著名画家踏访革命圣地,行脚长征之途,深入红色圣地等,创作出了一批富有历史意识、时代气息、主义精神的精品力作。

相较于纪实性油画在绘制现实或历史性题材方面的深厚传统,用烟云供养、讲究笔情墨趣的国画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显得殊为不易。这些前辈画家所创作的红色经典主题画,首先在题材上进行了重大的突破与开拓。传统的山水画无论“元四家”还是“清四王”,大都是闲山秀水等。传统人物画是以名儒仕女、隐士佛道等为主。红色题材画则是以恢宏的气魄、壮丽的景象,在大山大水、宏阔场面中,演绎一种理想信念与革命豪情。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些前辈画家也敢于打破固有的“文人画法”与“笔墨陈式”,力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敢于用重笔浓彩、红亮之色的效果来自创新法,讴歌领袖,赞美英雄,缅怀先烈,从而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这样一批红色题材经典国画,不仅在美术史上独具意义,是留给我们宝贵的丹青财富,他们的艺术精神、创新方法、审美观念、笔墨追求,乃至深入生活的理念,“用长征精神画长征”的践行观,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发扬光大的,从而让我们不负理想、记录时代,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出发。

石鲁:着意于意象的凝聚与构造

在霞光普照、群峰耸立的高山之巅,一代伟人毛泽东正神定气闲地屹立在那里,深情地观望着苍莽的黄土高原和奔腾的黄河浪涛。领袖正怀着必胜的信念,憧憬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红色题材经典《转战陕北》,就出自“长安画派”领军石鲁之手。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1959年,石鲁应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之邀创作此画。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完成此传世之作。

石鲁《转战陕北》

石鲁(1919-1982),原名冯亚珩,自幼喜爱绘画与文学,因崇尚清代大画家石涛与现代大文豪鲁迅而改名为石鲁。15岁即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学习勤奋,以石涛、八大、吴昌硕等为师法,画名渐起。1939年,20岁的石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在宝塔山下战斗、生活近十载,在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足迹踏遍延安的沟沟壑壑、山山水水,践行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其笔端凝聚着深深的“黄土情结”。因此,石鲁领命创作《转战南北》后,可谓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石鲁是多才多艺的,他不仅是位画家、诗人,也是位电影剧作家。因此,他在构图上放弃了原先想用的叙事形态,而是采用了电影特写镜头方式,聚焦于毛泽东屹立于高山之巅的伟岸造型,凸显了领袖胸中自有百万兵、运筹帷幄操胜券的主题。其笔墨厚重豪放而雄健奇崛,山石的“折带皴”线条刚劲粗犷而硬朗畅达,一种壮阔豪迈的气势和磅礴阳刚的气韵溢出画面。在色彩上更是施以厚重的红朱色,形成了光明而温馨、壮美而明媚的暖色调,洋溢出红色题材特有的色彩造型观,具有意象的凝聚与意境的构造。

李可染:崇尚“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群山苍茫逶迤,险峰雄峙高耸,江流回绕相拥,就在这万水千山之间,一支雄壮的队伍,正高举着鲜红的战旗,行进在曲折崎岖的山道上,向着光明的前景豪迈地挺进。这幅气势磅礴、气象壮丽、气魄豪放的山水巨作,是著名中国画家李可染创作的史诗名作《长征》。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永顺,自幼即喜好丹青,读小学时,美术老师王琴舫见其早慧且勤奋,赞谓:“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以可染为名。他日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拜见吴昌硕真迹,崇尚缶翁的笔墨功力与金石精神。1929年,李可染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部,参加“一八艺社”。鲁迅曾为“一八艺社”在上海的习作展写序,李可染开始为美术界关注。1946年李可染应徐悲鸿之邀,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并拜齐白石为师,十年执弟子礼甚恭甚勤。李可染相当重视水墨写生,多次历时数月作长途采风。他的从艺宗旨是“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倡导“采一炼十”的艺术思想。李可染的山水画根植于传统,吸纳于西画之法,从而融中化西、变汇通融、推陈出新、自创己法。他既能重笔浓墨、厚重雄浑地将传统的线性笔墨化为团块笔墨,形成具有丹青质感的效果。又能在构图上重视块面结构呈现,运用光影组合强化空间的分隔与视觉的张力,凸显了他主张的“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理念,被艺界尊为“李家山水”。

李可染《长征》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邀请李可染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创作一幅山水画。李可染随之进行了认真的创作构思。为了艺术地再现和传神的表达领袖诗意,他匠心独具地采用了新颖独到的横断面构图法,以展示宏阔纵深的空间感,将群山叠嶂、万峰竞险、千壑争幽、江水蜿蜒全部容纳于一体,互为呼应。在技法上,以浓墨重色、块面组合为基调,以展示壮伟浑朴的立体感,以“厚、满、黑、涩”的效果,来营造一种真实的场景体现。而点睛之笔就是一支红军队伍正在红旗的引领下,登攀奋进,并用色调的浓淡变化,光感的明暗处理,人物的不同造型,来使画面具有一种生命气息与立体效果,从而生动地演绎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