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在大山大水间,演绎理想信念与革命豪情

来源:文汇报 | 作者:董宇平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0:00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唐云:生拙重秀,非石涛之所能尽

在老一辈海派书画家中,画过红色题材的画家不在少数,如朱屺瞻、陆俨少、程十发、应野平等。出版有《革命纪念地写生选》一书的唐云,无疑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访兴业里党的一大会址;游嘉兴南湖观红船;上井冈山登临黄洋界;去湖南韶山冲瞻仰毛泽东故居;赴娄山关聆听长空雁叫、再走雄关漫道等……并一一留下墨迹。他于1975年秋创作的这幅《韶山图》,构图精到饱满,用笔遒劲酣畅,气象丰逸壮美,内蕴宏富博大,是其回归山水画后,笔墨求新、创作求变的精品力作。诚如亦是山水画家的陆俨少所言:“药翁(唐云)山水出于石涛,而一种生拙重秀为其独特,故非石涛之所能尽也。”

唐云《韶山图》

唐云(1910-1993),出生于山明水秀的西子湖畔,有“杭州唐伯虎”之称。早年主攻山水,宗师石涛、黄公望,取法八大山人,倪云林等,画风明秀婉约、飘逸雅致,带有浓郁的文人山水画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来到上海,转向花鸟画,以其“追慕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成为“海上四大花鸟花旦”之头牌,后又成为“新海派花鸟画”的领军。他在中、晚年后,又开始涉足山水,并从石涛上窥宋元乃至五代,笔墨趋于凝重稚拙,线条浑朴苍劲,皴法简约变幻,气韵臻达醇厚雍容,被艺界评为:“笔无虚者,机有神行。”唐云十分欣赏唐人岑参的绘画名言:“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工。”因而他的绘画讲究构思独特,注重笔墨呈现,推崇意境蕴含。他的《韶山图》便典型地践行了这种创作理念。构图布局严谨而层次表明,前是清亮倒影的池塘及青绿葱茏的田垅,中是凹型的故居,画家以坚挺的线条勾勒,类似于古典界画的庄重,表现了对领袖的敬仰。那些前来参观的人群高擎着红旗,气氛庄严。后是林木参天、翠竹婆娑、山影叠翠。其笔墨华滋清朗中见浑朴雄劲,挥洒淋漓而法度自显。其设色以故居为中心,墙体用赭石晕染,而“毛泽东旧居”的门匾则有醒目的大红,使之色彩红亮,传导了人们对“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之地的深情向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