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时代面孔 | 曹新宇:重塑企业家与组织的生命力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09-17 18:38:38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商业世界里,企业家的成长往往被定义为规模的扩张和业绩的提升,但曹新宇却在另一条道路上行走:通过唤醒企业家的心智,让他们焕发生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这条路,他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从IBM到好未来,从大型跨国咨询公司到自主创业,曹新宇见证了无数企业家和企业的蜕变,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咨询理念。

 

北京启融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曹新宇(左)接受《时代面孔》总编辑谷丰专访

 

从IBM到好未来:理性与现实的碰撞

 

曹新宇的职业起点,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IBM。在那里,他的工作聚焦于为海尔、海底捞等大型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等服务。

 

在IBM,曹新宇学习到一整套标准化、体系化的管理工具,也感受到顶尖咨询公司对细节和专业的极致追求。“IBM人才济济,你想设计多复杂的架构都能落地,因为公司本身储备足够的人才。”

 

但当他离开IBM,加入好未来(学而思)集团时,他发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并不具备完美的组织条件,也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才。这个时候,你不能照搬IBM的方案,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来调整。”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咨询不仅仅是输出方案,更重要的是确保方案能落地,并真正为企业带来改变。

 

创业的宿命:一个“被唤醒”的决定

 

从IBM到好未来,曹新宇看似一路顺遂。但他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召唤。他的父母长期从事生意,这让他从小便熟悉商业世界的运转。留学英国期间,他的内心深处逐渐酝酿出一种冲动:去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那是在英国留学的最后一天,一位老乡送他去机场。聊着聊着,那位朋友突然说:“我觉得你天生是要创业的人。”

 

一句话,像闪电般击中了他。“我当时愣了一下,突然接受了一个信息——原来我注定要创业。”曹新宇说。

 

后来,他果然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北京启融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探索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咨询模式。最初,他服务过的客户集中在教育行业和医疗行业,后来逐渐拓展到科技领域。

 

曹新宇始终强调:他的目标不是简单提供管理工具,而是通过深度陪伴,让企业家和组织实现认知升级与内在成长。

 

真正的咨询:从工具到心智的跃迁

 

在中国,做咨询的人很多,但曹新宇坚持做的是“更难的一件事”:心智建设。 “很多咨询只解决表层问题,比如流程优化、工具导入。但一个企业真正的天花板,往往是老板本人的心智模式。”

 

曹新宇将人的结构拆解为四个部分:心、脑、体、信念。

体(身体):大多数创业者长期透支身体,把它当成工具,却忽视了身体本身的智慧。

脑(思维):包括决策逻辑和认知框架。

心(情绪):决定团队氛围与沟通质量。

信念(价值观):一个人最深层的驱动力。

 

“很多老板来找我时,身体疲惫,情绪失控,睡不着觉、焦虑、暴躁。”曹新宇回忆,曾有一位量化基金创始人因为长期高压而陷入抑郁,团队士气也跌入谷底。参加了曹新宇为期三天的CEO私董会后,这位老板回到公司时整个人都变了:肩膀放松了,开始笑了,甚至主动与团队交流。

 

曹新宇说:“这不是鸡汤,也不是魔法,这是心智重启。”在他看来,中国很多企业家从创业第一天起,就进入了“默认模式”:拼命挣钱,再投入事业,周而复始,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

 

“我的使命,是帮助他们看见自己,重构信念,让企业家重新活过来。”

 

从“身份切换”到组织成长

 

曹新宇发现,许多企业的核心问题,往往源于创始人的身份认知不清晰。“很多人原来是研发副总或销售总监,突然成为老板,却仍然用原来的思维管理公司。”曹新宇解释,这会导致看不上他人、陷入内耗。

 

为此,他设计了一个练习:帮助企业家厘清自己过去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并基于新身份重塑信念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创始人个人的成长中实现整体跃迁。

 

组织建设层面,曹新宇也有独到的方法。他强调,组织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快速成长型企业里,更需要柔性架构和安全感。

 

“我在IBM时,公司每年都会调整两次架构,但员工不会焦虑,因为职级和薪酬体系稳定。这种安全感,让大家不纠结岗位变动,而是专注创造价值。”他帮助客户根据现有的人才情况设计“临时架构”,并预留调整空间,让组织在变化中逐步进化。


 

深度陪伴:从商业到人心

 

曹新宇最享受的,是陪伴企业家完成一次自我迭代。“我最开心的时刻,是看到他们的变化超出我的预期。”在曹新宇眼里,这就像在一个人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偶尔浇灌,最终看着它长成参天大树。

这种陪伴,有时甚至延伸到企业家的家庭。“我曾帮助一对夫妻创业团队解决婚姻冲突。”曹新宇说,他们在会议上争吵不休,团队无所适从。他通过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在家里是夫妻,在公司是不同的角色,混淆身份只会让组织陷入混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