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目前,全市已形成徐汇“艺术西岸”、长宁“舞蹈艺术会客厅”、黄浦“艺术外滩”等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

人们在上海徐家汇书院读书。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目前,全市已形成徐汇“艺术西岸”、长宁“舞蹈艺术会客厅”、黄浦“艺术外滩”等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据统计,2024年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累计服务近2000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500余场次。
这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间,既满足了市民日常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游客深度体验海派文化提供了重要场所,成为展示“海派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