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年产茶叶超7万斤,这座村子如何把茶产业做深做强?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08-08 17:41:41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径山村位于余杭区西北部,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丰厚,享有“中国禅茶第一村”的美誉。作为径山茶核心产区与人类非遗项目“径山茶宴”发源地,径山村具备发展茶产业的良好基因。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介绍,近年来径山村全面推进茶叶生态种植、精深加工,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做强茶产业。

 

俞荣华表示,径山村目前有3000余亩茶园,年产茶7万余斤,产值超亿元。曾经的径山茶论斤讲价,如今的精品茶要按克销售。径山茶这片“绿叶子”成了推动茶农致富的“金叶子”。

 

近年来,径山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逐步建成集民宿、非遗体验、茶产业深加工为一体的3A级全域景区村庄。

 

步入径山村游客中心,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茶多酚面膜、茶口红、茶香护手霜等产品。销售经理陈月燕介绍,“最近一段时间,茶香护手霜每天都能卖出150 单左右,是所有产品里复购率最高的。”

 

“禅”与“茶”是径山村特有的品牌定位。为了增加品牌附加值,径山村结合传说典故,将村内景观串珠成链,建成“禅村十景”。径山茶炒制技艺、抹茶制作技艺、茶筅制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也被引入村中,成立工作坊,展示与茶文化相关的非遗技艺。

 

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径山村改造房屋立面,增铺村庄绿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当旅游旺季来临,村内径山茶香萦绕,农家乐和民宿人气爆棚。村内还会举行点茶等非遗项目展演,游客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能亲自上场体验点茶的乐趣。

 

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茶产业?径山村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积极探索低碳“新茶经”。

 

“我们积极引导茶企进行有机生态种植,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在生产的过程中,用电能炒制取代柴火烧制,以此实现减碳。”俞荣华说。

 

此外,径山村还在积极探索“碳标签”制度。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查阅茶叶从种植到销售过程中的碳排放信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便于生态溯源,更能直观地展示绿色技术带来的减碳效果。

 

目前,当地部分茶企已率先试点“碳标签”制度。据俞荣华介绍,如果未来全面推广,贴有“碳标签”的径山茶将有能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卖茶叶到弘扬茶文化,从发展茶产业到文旅融合发展,径山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做深做强茶产业。俞荣华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广低碳茶叶生产和销售模式,为径山村的绿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