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从地勤到空勤:老兵圆了“飞行梦”

来源:解放军报 | 作者:马 振 吴骁峰 李 智 | 发布时间: 2024-09-09 17:45:07 | 6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妻子李会梅建议苑玉强种文竹。文竹叶片细小,既不耐高温又不耐寒冷。想要让它一年四季青翠,养护起来需要格外细心。

  “文竹能磨炼人的心气,同时也象征着‘永恒的爱、纯粹的心’。”妻子说。

  最近,苑玉强利用休息时间看了一部名叫《空战群英》的电视剧。相较于剧中壮观的空战场景,苑玉强更喜欢其中一个维修战机的片段——

  轰炸机在滑行道上滑行,眼看就要进入跑道起飞,一名机务兵竟趴在飞机舱体上维修发动机。他向飞行员保证,一定在起飞前修好。

  苑玉强有时会想,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能否做到这种程度。“我的应急抢修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他说。

  随着“飞行梦”的实现,苑玉强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确保每次飞行安全顺利。

  其实,这个新目标和前些年的目标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只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提醒自己,要牢记所有机务人的初心:让经手过的每一架战鹰安全飞翔。

  (采访得到任继鹏、赵玉龙、韩超、杨杰来、石涛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成长横切面

  用坚持与热爱为梦想插上翅膀

  ■苑玉强

  2024年,对我来说很特殊。今年,我迈入而立之年,成为一名真正的空中机械技师,要以全新姿态面临军士选晋。今年下半年,我的小家庭还将迎来第二个孩子。

  自古家国两难全。人的精力有限,专注于事业,免不了亏欠家庭。如果“好丈夫、好爸爸”的标准是一份试卷,我可能无法交出满意答卷。然而,在维护修理直升机这个事业中,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在小家中的定位——

  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以守望祖国蓝天的冲锋姿态,诠释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圆梦最好的办法,便是保持热爱与坚持。

  《大国工匠》这部纪录片,我看了很多遍,也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军中工匠”。面对直升机时,我的内心总会不自觉迸发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我干好事业的“发动机”。

  我希望,孩子长大后和小伙伴们讨论“爸爸”这个话题时,能够自豪地说:“我的爸爸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更是一名精益求精的‘工匠’。”

  “首飞”那天,回到宿舍已是深夜,我凝视着窗台上的文竹,回想一路走来的经历,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首飞”,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拥有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才是保证每场次起落顺利的关键。维护修理直升机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超越书本知识去构建自己的认知和实践体系,这些都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军路上,我也曾有过动摇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刻。感谢老班长张海涛语重心长的引导,让我坚定从军报国的初心;感谢老连长耳提面命的教导,让我在最迷茫的时候,继续淬炼飞翔的羽翼;感谢我的爱人李会梅,是她的鼓舞与理解,让我得以勇敢追梦……

  人生中“关键几步路”能够遇到正确的人,并能得到及时的指点和鼓励,我何其有幸!没有他们,我成不了战友们眼中的“技术大拿”,更不可能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期望我的每一次起落安全顺利!祝愿我即将出世的孩子平平安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