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壤成功返地,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了月表采样的国家。
即便洞明了月亮严酷、荒凉的真实面目,浪漫的中国科学家还是亲手把“嫦娥”送上月球。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深空探测是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所以我们中国一定要把深空探测做好。”
登陆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已然成为未来深空资源的竞争焦点。
很多问题,没有先例,没有答案,也没有办法参考国外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克服。

以欧阳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制定了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无人月球探测,又分绕、落、回三期;
第二步,实现载人登月;
第三步,建设月球基地,充分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为人类造福。
“嫦娥五号”的成功返地,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完成。
但这不是终点,是全新的开始。
接下来,我国拟定在2030年前后登月,实现“登、巡、采、研、回”多重任务。
“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未来的生存环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欧阳自远说。

多年来,他在深入航天事业之余,还一直致力于科普工作。
“我们花了老百姓的钱,必须要让大家知道研究成果。”
用通俗的语言对各种航天事件进行分析,将科学知识和思维普及大众,他把这些视为自己的责任。
他希望可以通过科普,让大家热爱科学、了解科学,让更多年青一代投身于科学,延续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从一无所有,到登天揽月。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欧阳自远,依然奋斗在航空事业的第一线。
欧阳自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而仰望星空的基础是脚踏实地,认准目标、长期坚持。只有做事踏踏实实,学好真本事,才能以学报国,才能自信地对着浩瀚宇宙说一声: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