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时代面孔 | 黄江南:当工业吸不动就业,中国出路在哪?

来源:时代面孔 | 作者:小麦 | 发布时间: 2025-05-15 18:39:59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江南(右)接受《时代面孔》总编辑谷丰专访


三大万年未有之大变局”

 

“经济确实碰上了困难。”采访刚开始,黄江南便开门见山。但他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难”字,而是拉开了时间的纵深。他提出一个核心判断:中国正身处三大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这些变局正在重塑我们对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基本理解。

 

第一个变局,是从“工业社会”向“观念社会”的历史性跃迁。过去几千年,人类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粮食、住房、交通、衣物……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决定了文明的边界。但今天,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改变。

 

“现在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以白领为主,不再是农民,也不再是工人,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什么?是观念产品。”黄江南语气平静,但字字有力,“小说、电影、科技成果、艺术创作,这些构成了新的经济主体——观念经济。它们的价值不再依附于原材料和机器,而是依附于知识、创意与文化。”

 

第二个变局,是从“短缺”向“富足”的演进。黄江南回忆,五十年代的北京人均住房面积不到七平方米,而如今,中国有六亿多栋房子,普通家庭鞋柜里有十几双鞋、衣柜里塞满衣物。“这不是个别人的富足,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摆脱了生存物资的匮乏。”

 

这种富足的本质原因,在于观念产品的“无限供给性”。“电影只需拍一次,全球几十亿人都可以看。一本书、一段算法、一项科学发现,它们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供给无限,满足无限。这是工业逻辑无法想象的。”

 

第三个变局,则是从“非数字”到“数字社会”的根本转换。我们的一天从屏幕开始,也在屏幕中度过。工作、消费、学习、社交,几乎都离不开数字化接口。“人类几万年都是非数字化生存,现在突然进入数字世界。这个变局看似无形,其实最为深刻。”

 

“这三大变局——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生活逻辑的全面转型,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情形。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个体困境,而是整个文明正在经历的嬗变。”

 

大变局下的就业之困

 

变局带来冲击。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就业问题——从传统产业吸纳就业,到如今大量吐出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黄江南指出,在工业社会阶段,制造业是就业的蓄水池。一个五十万产能的水泥厂,过去需要几千名工人,但现在,仅需几十人。甚至在高度自动化的国外工厂,二十人就能完成过去几千人的任务。

 

“再加上传统产业的转移,比如制鞋、服装等生产线外迁东南亚国家,中国在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逐渐失去优势。”工业不仅不再吸收就业,反而在不断释放劳动力。

 

那这些被“吐出来”的人去哪儿?答案理应是新兴产业。然而,高端制造所需劳动力极少,且门槛高、周期长,无法短期内消化庞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黄江南认为,真正能承载就业的,是尚未完全成型的“观念生产”。

 

但问题在于,观念经济仍处于萌芽期。它需要时间、生长空间和配套机制,而在此之前,我们面临的,便是消费能力下滑——收入不稳、消费收缩、企业萎缩……最终形成“就业—消费—生产”的恶性循环。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困境,而是全球普遍现象。只是我们人口基数大、产业结构独特,更加放大了这种挑战。” 

 

经济转型,需要多久?

 

历史早已给出答案。西方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用了至少三十年。那中国呢?黄江南的答案是:不需要三十年,但也必须付出时间。

 

他的理由非常清晰:其一,是数字基础设施的成熟。“过去没网络,生产的观念产品卖不出去,现在网络让它无边界流通。”短视频、直播、电商,这些新型载体正在大规模释放观念经济的商业价值。其二,是制度创新的可能。“一部电影能不能创造更大价值,取决于有多少人能消费它。”黄江南强调,观念产品的价值决定权在于消费,而非生产。但现有的金融系统和分配机制,仍深深绑定在工业经济逻辑上——只偏好“确定性”,不愿承担观念产业的高风险。

 

黄江南认为,如果国家能有足够的决心和投入,这个转型周期有望在五到十五年内完成。前提是,我们必须打破旧的增长逻辑,从“靠制造扩张”转向“靠观念驱动”。

 

唯一出路:发展观念经济

 

“我们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是观念经济发展不充分。”黄江南强调,观念经济不仅能提供新就业、创造新价值,更代表了未来社会的主轴方向。但问题在于,观念产品的价值,是由消费决定的——而非生产本身。一部电影好不好,不取决于你拍得多精良,而在于观众是否愿意看、能不能看到。这种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观念产业天然带有高风险属性。

 

“银行不敢投,私人资本也不敢投。你说你拍个电影,投一千万,万一没人看呢?所以这类产业根本无法依靠传统金融支持。”谁来投?答案只有国家。“只有国家带头,承担风险,才能真正推动观念产业的发展。”


黄江南在2025时代面孔思享汇上演讲

 

国家是新兴产业的第一推手

 

对于观念经济这种高风险、非确定性行业,黄江南强调,国家投资是唯一有效的发动机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