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退伍老兵自建史馆铭记英烈:你若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

来源: | 作者:姚松婷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40:00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想告诉战友,他们没有白牺牲”

湖南益阳马迹塘镇,沂溪河边。一棵枫树巍然矗立在绵长的河堤上,泛着褐色的皲老树皮刚如青铜,叶片在风中飒飒地摇摆。

枫树下,几只红色的残烛上裹着蜡泪。仔细一嗅,刘炳贤仿佛还能感受到空气中残存的悲伤情绪。

来了,终于来了。今年9月30日,当年参加过战役的49军147师440团老战士谢恩华,带着家人和战友,从广西来到湖南益阳马迹塘,寻访当年的战斗足迹,祭奠曾经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

站在枫树前,谢恩华沉默肃立。大枫树树干上依稀可见的弹痕,默默诉说着当年在这里发生过的那场战斗。

“我想告诉战友,他们没有白牺牲。”谢恩华老人对刘炳贤说。

大枫树旁的纪念碑带我们回顾了那场鲜为人知的战斗:1949年8月4日,企图借路马迹塘溃逃的国民党军,已先期占领当地所有山头,阻挠我军前进。为了突破封锁,440团3营7连一个机枪班,利用大枫树作掩护,展开殊死搏斗,连续击退敌军6次冲锋后,全班12名东北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战后,他们被就近安葬在这棵大枫树下。后来,马迹塘的百姓们尊称他们为“英雄班”。

当年参加掩埋牺牲解放军战士遗体的肖次生老人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真的太惨了,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没有留下名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那残酷的一天,经过近10个小时的激战后,这12名战士用鲜血浸透了大枫树旁的沂溪河,也誓死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他们的拼死战斗为后方部队的到来赢得了时间。“他们坚持到了支援部队到来的那一刻”,当子弹已经打光,敌人步步紧逼时,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连长率领支援的战友,把这个阵地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

老兵刘炳贤为参观者讲述马迹塘战役。任宝源摄

“作为衡宝战役的前哨站,马迹塘战役打破了国民党西逃的计划,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刘炳贤老兵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12名战士的拼死坚守,我们不会这么快取胜。”

1949年8月6日,北平新华社广播电台播出新闻:“华中前线6日消息,人民解放军三日攻占长沙东南军事要镇株洲,同时解放洞庭南北的益阳、沅江和华容等县城。”

72年过去,这棵大枫树下,曾经战火纷飞的地方变成了宁静广远的村落田园,炊烟缭绕,鸡犬相闻。大枫树旁,孩子们嬉笑打闹,天真快乐地玩耍。

不远处,一家名叫“枫树湾”的超市前人来人往。当地人将超市命名“枫树湾”,是因为他们会永远记得,在72年前,有12位东北籍英雄远离家乡,在马迹塘的土地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后辈们建设了一个最温暖的“港湾”;他们会永远记得,这些从东北远道而来的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晨曦。

今天的孩子们有多不理解,他们就有多幸福

“妈妈,解放军叔叔在山上打仗,中午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叫一份外卖呀?”仰起头,一双大眼睛天真不解地望着母亲,认真地渴求答案。

“因为当时没有外卖,粮食不够吃,不能像现在这样想吃什么都有。”母亲试图用小朋友能听懂的方式讲述,可小朋友眼里还是写满了疑惑。

马迹塘战史陈列馆。任宝源摄

这一幕,让刘炳贤印象深刻。今年4月,当他站在马迹塘战史陈列馆里,像往常一样给参观者讲述当年发生的战役时,这个“10后”小朋友的疑问让在场的人们忍俊不禁。

小朋友口中的那场战斗是整个马迹塘战役中最激烈的搏杀之一??伍家仑战斗。

1949年8月4日凌晨4点到下午5点,441团在马迹塘伍家仑一带和国民党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解放军英勇顽强,浴血奋战13小时,赢得了胜利。

“每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想问题的方式当然也不会相同。小朋友们无法想象,在当年那么残酷的环境下人也能生存,是因为今天他们这一代孩子,真的很幸福。”说着,刘炳贤向在场的参观者讲起了“半袋干粮”的故事。

72年前,这场战役中,刘炳贤的父亲刘汉林给解放军带路。刚登上山顶,一发炮弹突然落在刘汉林身边,连长的通信员一把将他摁倒,用身体掩护了他。刘汉林得救了,这位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当刘汉林完成任务返回时,连长顺手解下身上的半袋30斤蚕豆,挂在刘汉林身上,对他说:“带回去吧,给孩子老人充饥。”

此时恰值8月,正是庄稼青黄不接的时候。这30斤重的蚕豆,重要性不言而喻。小时候,刘汉林常常给年幼的刘炳贤讲述这半袋蚕豆的故事。此刻,他又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不只食物,在当时,和国民党军比起来,在其他物质保障方面,我们也差得太多了。”刘炳贤接着说。

当年给解放军带路的刘郑才老人回忆,战斗结束后,有些老百姓会去战场捡铜质的子弹壳卖钱。“捡来捡去,对比就出来了:解放军的子弹太少了,在国民党军那边的山头,经常能挖到一坑一坑的子弹壳,两个小时就能捡一筐。”刘郑才老人说。

原来,为了节约子弹,马迹塘战役中,解放军战士都是等到与国民党军相距50米左右才开枪,国民党军则是在相距很远时就开始射击了。

“解放军就是这样,带着对比悬殊的弹药,穿着清洗得近乎发白的军装,拼死打赢了这场战役。”刘炳贤说。

在今年国庆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们用冻土豆果腹,那少得可怜的冻土豆被他们视若珍宝。一名观众看到后,自己回家试验,从冰箱拿出土豆,放进嘴里,她边吃边流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