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14年了,汶川地震中被救出的少年们,变样了!
时代楷模发布厅 2022-05-12 12:00
我们从未忘记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那一刻
山川破碎,举国悲恸
灾难面前,救援人员不曾放弃
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又是一年5?12
14年过去了
我们见证了废墟上的重新站立
逝者已安息,生者更加坚强
那些在地震中被救出的少年们
初心依旧,向阳而生
勇往直前!
1
2008年,11岁的饶洪银
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中
饶洪银不幸被掉落的预制板
死死压住
在废墟中苦苦坚持数小时后
终于被赶来的人民子弟兵救出
震后遗址 饶洪银/摄
长大后,饶洪银考进三峡大学
就读中医专业
当年被救的经历
让他的心中一直埋藏着
一颗参军报国的种子
2020年9月
已经取得研究生入学通知书的他
毅然决定参军入伍
他说
“当年是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如今,军营也成就了更好的我”
2
2008年,9岁的汤星月
还是四川汶川映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她在地震中埋在地下6个小时后被救出
然而因为脊椎受伤及髋关节脱位
她的身高停留在了1.3米
从小爱唱歌的她
地震后依旧坚持爱好
并得到好心人士的帮助
免费系统学习音乐
最终,她考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
儿时的汤星月
大学毕业后
汤星月到四川一所乡村学校做音乐老师
她说,自己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我想用歌声为人们带来快乐
也想用音乐
去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
走出困境,重新面对生活”
3
2008年,15岁的王睿
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右腿
之后,王睿安装了假肢
重新站了起来
2009年,在家人的鼓励下
她成为乒乓球运动员
几乎零基础的她,为了迎头赶上
每天训练超8小时
摔倒成了“家常便饭”
在一次次奋力挥拍中
她一路打进国家队
最终在东京残奥会上
和队友一起夺得乒乓球女团冠军
赛后
她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触动无数人
“我是汶川大地震的一名幸存者
感谢乒乓球给我第二次生命
我终于圆了奥运冠军梦
为国争了光!”
4
2008年,牛钰11岁
汶川地震中,她被一块石板
压在了坍塌的教室废墟下
她坚持三天三夜等来了救援
保住了性命,却永远失去了右腿
从难以接受
到慢慢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2021年上海时装周
牛钰踩着假肢走上T台
用“机械小钢腿”征服了所有人
平时的牛钰
做视频博主、平面摄影师
跑马拉松,做公益
她靠乐观活出了明亮的人生
她说
“如果不是国家强大
救援人员不会那么快到达
我是被爱包围长大的孩子
我想把这份爱传递出去!”
5
2008年,曾家富9岁
他的家乡都江堰在地震中遭到重创
临时板房内
一位解放军叔叔
送他笔记本、水彩笔
鼓励他要坚强
后来还资助他上学
带他走出了那段艰难时光
2021年,曾家富追随恩人脚步参军
并幸运地找到了
当年帮助自己的“铁军”叔叔
新兵授衔仪式现场
“铁军”叔叔亲自为他戴上军衔
他站姿笔挺,却泪流满面
“有幸成为‘铁军叔叔’的战友
我绝不让‘铁军叔叔’失望!”
6
2008年,冯昱洁12岁
震中就在他的家乡
冯昱洁跟随父亲作为第一批志愿者
进入了北川灾区
冯昱洁负责撒生石灰、喷消毒液
一些简单的工作
在那里
年幼的他目睹子弟兵冒死营救
立志参军入伍
高中毕业后,冯昱洁如愿参军
经过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
曾经是“旱鸭子”的他脱颖而出
被选到“蛙人小分队”
成为海上救护尖刀力量的一员
他说,入伍的初衷
是想变得像当年的
解放军叔叔一样强大
“想救人,必须要足够强大!”
为勇敢的少年们点赞!
时光穿越灾难,也见证重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
少年们没有就此低头
他们在伤与勇中重新出发
用乐观与坚强书写人生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祝福汶川,期待未来!
机器狗搜救、AI诊室、具身智能……这届外滩大会人工智能含量“爆表”
电视剧《生万物》获好评 展现人对土地的深情
“人工智能+”加速释放强劲动能——透视我国智能经济发展新趋势
探寻潮阳剪刀下的文化密码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北京启动
清华大学汤珂: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破解工业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难题
从“秀场”到“工厂”,机器人工业应用加速
北京人艺重排反战主题话剧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一个音乐IP,如何引爆一座城?
《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冲击800场演出 这些爆款舞剧凭什么一路长红
奇瑞汽车张国忠:全品牌矩阵彰显“智”造实力 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科幻片场景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探馆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回望历史 正义必胜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