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

来源:新华社 | 作者:鲁畅、莫鑫、田晨旭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0:54:00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景取决于“剧本杀”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


北京一家“剧本杀”店里,一组玩家正在进行游戏。受访者供图

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新宠”,“剧本杀”在“Z世代”年轻群体中有极高的参与度,并逐渐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产业链。

“剧本杀”是什么?其核心??剧本是怎么创作产生的?目前行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多位“剧本杀”从业者,深入了解这一新业态的真实面貌。

全国线下店超过2万家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剧本杀”门店,三四间面积不大的房间被装饰成古风、日式等不同风格。其中一间工业风格的房间内,玩家们面对面坐下,在DM(“剧本杀”主持人)的带领下细细地研读着各自扮演角色的剧本。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用于记录关键信息的笔和纸,还有一桌子零食和尚未开包的外卖午餐??桌上几名“老玩家”知道,这次是五六个小时才能玩完的剧本,把饭桌搬到“剧桌”上,才能保证这一下午玩得更加充实。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组一局‘剧本杀’,有时玩得不过瘾,一周组两次。”被朋友带着参与,今年28岁的贾雨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体验了十几个剧本,从当初对“剧本杀”闻所未闻的“小白”成了“组局达人”。这一天,他们尝试的是一个推理难度极大的“进阶”剧本。

“非常‘烧脑’,长时间的讨论也没有理出思绪。”贾雨说,这类剧本让他非常享受,“不只在剧本里体验角色人生,重要的是不断接近‘真相’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

所谓“接近真相”的提法,是因为早期的“剧本杀”基本上是由推理爱好者从国外译制而来。

“剧本杀”刚开始不成规模、不为盈利,单纯是朋友之间的聚会游戏。大约从2019年开始,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经营者与玩家,逐渐成为一个新业态。

“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杀’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杀”资深从业者冷月说。

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杀”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核心,难度较大)、“还原本”(借助推理还原故事,往往具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欢乐本”(情节诙谐幽默,注重欢乐体验)、“恐怖本”(注重渲染恐怖氛围)、“情感本”(通过动人的情感故事打动玩家)、“阵营本”(玩家被划为不同阵营进行对抗)与“机制本”(在剧本中设置游戏环节,以其为玩家赋予能力,推动剧情)等7种类型。

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学附近的一栋写字楼,聚集了22家“剧本杀”店。

小罗是其中一家店的DM,附近高校的学生、互联网公司员工是他接待的主要客户群体,“当然也不限于这些群体,店里目前接过的平均年龄最小的顾客群体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是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

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来参与,为的是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在娱乐活动中增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

“我之前带过的‘孩子场’都是七八岁的小学生,有的拿到剧本之后字还认不全,我还会帮他们认字,而且他们对于剧情的理解也不太到位,需要我全程给他们讲,一场下来我相当于给他们讲了四个多小时的故事,想来也挺有趣。”小罗回忆说。

真实社交,受年轻人追捧

“剧本杀”,顾名思义需要有好的剧本。

作为国内“剧本杀”最早发轫的城市之一,杭州聚集了大量相关从业者。?音曾是一名教师,现为杭州市海棠无香发行工作室主理人,工作室主要从事剧本内容的创作与剧本的发行。

“‘剧本杀’产业链包括了作者、发行方、店家、玩家四个环节。”?音说,在这个链条里,作者负责剧本创作,呈现出一个初步的故事背景、案件细节与游戏流程,同时通过设计人物单人背景故事,打造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剧本创作初步完成后,发行方的监制会对剧本进行全方位把控,同时将剧本进行五六次内测。经过多次调整与修改,剧本成熟度达到80%至90%,才有机会进入市场销售。

在培训和指导剧本创作者方面,“推理大师”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剧本杀”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梦池颇有心得。2017年底推出的线上推理游戏公众号“推理大师”,截至目前已累计1300万人次使用。2020年2月,“推理大师”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在北京开业,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

“推理大师团队在剧本创作上有专业的监理来指导剧本方向。”王梦池说,有很多网文作者、编剧想要跨界成为“剧本杀”作者,他们的文笔与故事创作能力都非常强,只不过缺乏“剧本杀”创作经验。

通过监制的引导以及大众玩家的反馈,作者能迅速成长,基本上两到三个月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写手。“我们在平台上线一个剧本,可能一天就有几万人看到这个剧本,大量评论给作者及时的反馈,作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王梦池说。

美团《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0多万。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专职和兼职两类剧本创作者,作者往往与发行方进行事前约定协商,共同拟定剧本收入的结算方式。“目前来看,主要有分成和买断两种方式。”?音介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