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

来源:新华社 | 作者:鲁畅、莫鑫、田晨旭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0:54:00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这位从业者看来,“剧本杀”行业发展前景不错。首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剧本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一些行业协会、联盟正在逐步成型。同时,“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真实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现在年轻人压力比较大,他们可以通过‘剧本杀’宣泄情感,收获快乐,拉近与他人之间距离,同时增强真实社交能力。”?音说。

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无论是“剧本杀”的IP化,还是沉浸式的“剧本杀+VR”“剧本杀+民宿”“剧本杀+景区”的逐渐兴起,都显示出“剧本杀”有较强的拓展和可塑性。此外,与景区、邮轮等旅游场景相结合的“剧本杀”项目也遍地开花。

四川青城山一家两天一夜的“剧本杀”体验地,火爆时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成都宽窄巷子的“剧本杀”游戏《宽窄十二市》,吸引众多玩家打卡;玩过武汉“知音号”沉浸式“剧本杀”的玩家,直呼仿佛穿越到抗战时期,来了一场“保卫武汉之旅”……

随着“剧本杀”行业的走红,不少文学、影视作品开始向“剧本杀”进行授权,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开发衍生产品。就目前来看,国内已出现《仙剑奇侠传》《赘婿》等影视作品的“剧本杀”,受到粉丝喜爱。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知识产权等问题可能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的时候甚至夸张到花两三块钱就可以买到几百本剧本的电子版。原创作者与公司应该通过更专业的维权方式、更加便利的维权途径、更数字化电子化的方式来从各个角度防止盗版现象。”王梦池坦言。

“一方面是搭建数字化的版权体系,让盗版从根本上无法发生。另一方面是给发行方,也就是版权所有方相应的维权渠道,与专业的律师团队合作进行维权。”王梦池补充说。

记者采访发现,剧本质量参差不齐,也被一些消费者诟病。

目前,“剧本杀”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作者的创作能力不一,造成了市场上剧本数量不断增长,剧本质量有高有低。甚至还有少数剧本创作者以“黄色暴力”“恐怖慎入”作为噱头博人眼球。一些受访玩家坦言,少数剧本内容过于低俗、血腥。

业内专业认为,“剧本杀”的初衷本应是对历史或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传递创作者自身的价值理念。

例如,不少作者通过剧本创作引导玩家对校园暴力、PUA等社会问题进行关注、思考,呼吁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剧本杀”行业应该加强自律,对血腥暴力内容坚决抵制,让“剧本杀”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

当前,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剧本杀”店经营受到极大影响,大量的店面基本处于长时间零营业状态。同时,作为剧本销售重要方式的剧本展会也大量取消和延期,对剧本发行和店家运营都带来了挑战。

为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不少“剧本杀”店家开发了新型的运营模式。例如,一些店家推出“剧本外卖服务”,玩家通过App下单后,DM将带上剧本上门进行服务。还有的店家借助微信、钉钉等通讯类App,将剧本转移至线上进行体验。

“‘剧本杀’入行门槛低、内卷严重,很多人都觉得‘剧本杀’能赚钱,纷纷去开店,也有资金悄悄进入,让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规范和标准介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防止‘虚胖’。”业内人士坦言。(鲁畅、莫鑫、田晨旭 参与采写:邱兆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