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一心想建立行业标准的海尔生物科技,有何难度与挑战?

来源:时代面孔 | 作者:郑中恺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13:00 | 1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人说,“21世纪是细胞的天下”;也有人说,“细胞是第三次医疗革命”。

细胞产业已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医药、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具有极大的医疗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是未来生命健康产业走向的重大趋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发展再度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当前,中国正在抢占生物大健康产业高地,生物医药、细胞产业、数字生物医疗新基建等是很多公司瞄准的领域。但长期以来,生物医药是技术和法规风险并行的领域,标准缺失问题是悬在中国干细胞行业头上的一把利剑。

近日,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国际细胞库”)研发副总裁曹启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生物样本对于人类健康医疗及生物技术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样本的质量标准是研究水平及生物制品研发的基础保障。一个没有标准的生物样本库,不仅造成宝贵生物样本资源浪费,还可能会对后续研发和转化造成阻碍。举例来说,如果说药物的稳定性或一致性达不到标准的话,每批药的质量就会不一样,那么治疗疾病的效果就可能会参差不齐,所以建立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WechatIMG307aa3fbb8e195f5e4993c8c23245d58.jpeg

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曹启龙

瞄准细胞行业,一心想要建立标准的海尔国际细胞库,有何难度与挑战?

打破壁垒 搭建平台

俏皮的语言、呆萌的表情,曹启龙在直播里刷新了人们对于博士形象的固有认知,很多网友给他起 了一个外号??“最不像技术人员的技术人员”。

2020年2月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消费者提供细胞存储和制备服务的海尔国际细胞库,经常组织大家到细胞库参观的营销模式受到了挑战。于是,平时忙于搞研发的公司副总裁曹启龙,做起了“直播带货(知识)”。

海尔集团2005年开始布局大健康行业,创立了“盈康一生”物联网大健康生态品牌,旗下有2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由20余家医院组成的医疗平台,并有专注于生命健康细胞医学领域的海尔国际细胞库。成立于2018年的海尔国际细胞库,为山东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及细胞科研项目的转化,助力中国抢占生物科技高地,打造物联网模式下的生命健康科技生态。

海尔国际细胞库

近年来,在生物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海尔国际细胞库不断加大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曹启龙一到海尔国际细胞库就瞄准了专业性与科学性的打造,负责管理实验室、干细胞行业临床研究及干细胞新药研发。截至目前,他已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10余 篇、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共50余篇。

“整个细胞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还是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属于高精尖领域。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避开科学性或者基础科研去谈产业、谈干细胞药物开发或技术研发的话,就属于无根之木。”曹启龙说,“基于此,我还是将研发的重心之一放到药物机制的研发上,只有有了科学性,才能有专业性和正规性。”

曹启龙说,要引领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平台优势,海尔国际细胞库想方设法地搭建创新型科研平台与合作模式去引进更多的合作专家,为海尔细胞库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整个的研发模式是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技术和项目的载体。海尔国际细胞库,并不是一个专家创业型企业,而是在一个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业,我们会吸引很多有前期研究基础或成果的专家,实现共同创业,专家们的前期成果可在 们的转化平台上进行产业化。” 曹启龙说,共创共赢的合作模式使得海尔国际细胞库的科研成果在短时间内取得丰富的成果。

2021年12月6日,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该院士工作站由韩国科学技术院金南衡(KIM NAM HYUNG)院士及团队与海尔国际细胞库共同组建,将开展联合类器官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际 前沿的科技成果在中国快速落地与产业化。

2021年12月6日,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

曹启龙曾做过一个规划:3年内,要达到一个200人的专家库、一个50人的核心专家库,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建成一个包含院士和泰山学者等近70人组成的专家库。“我们规划的专家团队是与产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

“后来者”的机遇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胞是发挥人体机能的最小单位。细胞对人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时下,疫情给全球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细胞行业和干细胞引人关注,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在国家大政策下,我们也看到了多地出台的关于干细胞、免疫细胞的相关行业政策,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其实这也证明了细胞行业对健康中国战略达成的推进作用。”曹启龙说,2021年,中国批准2款细胞药物上市,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一个新赛道。

对于“健康中国”,只要把现有的细胞资源储存起来作为种子,未来就能将种子应用到健康上、治疗疾病上或者延长寿命上。这对健康中国和中国的医疗,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细胞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目前细胞产业的划分大致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同时还有一个辅助产业,主要是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