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国庆看“国潮” | 中国自行车为什么火了?

来源:华尔街见闻 | 作者:潘涛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32:00 | 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历了漫长的低迷期后,中国自行车行业重回增长轨道。

2021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自行车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044.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4成,达到40多亿元。

受疫情影响,相比公共交通,国外的民众更加青睐安全、环保、轻巧的自行车。

在此背景下,自行车出口情况在延续去年火热的基础上,再创新高。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自行车3553.6万辆,同比增长51.5%。

在中国,自行车绝不单单是一个物件,它和几代人的记忆紧密相连。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即便如此,自行车的价格依然不菲。“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的说法风靡一时,结婚置业,自行车是不能缺席的大件之首。

来源:凤凰自行车官网

1986年前11个月,全国自行车的产量就达到了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每秒就诞生一辆新自行车。

在“自行车王国”的这片沃土上,“凤凰”“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迅速成长起来。

这是独属于自行车的黄金时代。

1994年,凤凰自行车迎来自己的历史最高光时刻,年销551万辆。但这一年,也成为中国自行车行业的转折点。国务院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开始鼓励个人购买汽车,桑塔纳、夏利汽车由此成为一代新宠,自行车则走下神坛。

此后20多年,凤凰自行车都无法在规模上再进一步。

载浮载沉,几十年过去,自行车行业又有了许多新变化。共享单车、国潮等新商业模式和理念的出现,让中国自行车品牌看到崛起的机会。疫情之下,国产自行车甚至走向全球。

老品牌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全天候科技的国庆看“国潮”之国产自行车崛起篇带你一起来看。

再现高光

代表性企业上海凤凰最新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公司营收11.7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成,扣非净利润更是实现了254%的增长。主营业务为销售自行车零配件的企业也迎来了春天,例如信隆健康,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接近9成,扣非净利润增长超过2倍。

疫情之下,自行车行业整体销量持续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5月,自行车品牌Sheng Milo在速卖通上的订单就环比翻了一倍。“工人每天加班到12点,订单仍然排到了一个月之后。”其运营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还启动了紧急招工,计划将厂房面积和工人规模都扩大一倍。

在深圳,经历类似Sheng Milo的自行车品牌不在少数,公司同样接单接到手软,年底时手头的订单就已经排到了第二年的4、5月份。作为行业龙头的上海凤凰更是马力全开,在加班加点赶工的情况下,年底时,订单已经排到了次年的7月。

出海成为国产自行车翻红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同期,西班牙的自行车销售额在2020年5月猛增22倍,意大利、英国虽不如西班牙夸张,但也实现了4倍左右的增长。

作为自行车出口大国,全世界近70%的自行车都产自中国。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2019年数据,中国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的累积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辆。

疫情的爆发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特别是在自行车骑行本来就较为流行的欧美国家,放弃乘坐公共交通后,便宜、便捷,还能锻炼身体的自行车自然成为首选。

不仅如此,各国政府的慷慨补贴也促进了这轮自行车的热销。

在法国,企业老板有政府资金扶持,向骑自行车通勤的员工给予每人400欧元的交通补贴;在意大利,政府向自行车消费者提供自行车售价60%的高额补贴,最高可补贴500欧元;在英国,政府宣称将拿出20亿英镑增设自行车与步行空间。

与此同时,国外的工厂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大量订单无法正常排单而转移到国内。而国内因防疫工作有序进展,此时多数工厂已经实现复工复产。

“今年上半年我们自行车的销量是347万辆,按照这个趋势,不出意外我们今年肯定能打破最高销量纪录。”2020年9月,眼看尘封多年的记录就要打破,上海凤凰副总裁季小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喜悦难掩。

最终,季小兵的预测被证实。这一年。上海凤凰自行车销售超过730万辆,同比增长率超过5成,营收和利润也因此大幅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上海凤凰营收13.76亿元,同比增长约4成,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60万元,同比增加超过1.5倍。

较凤凰自行车晚一年上市的永久自行车也迎来了业绩好转,其母公司中路股份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7.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5%,收获近十几年来最高营收。

要知道,这建立在公司多项业务下滑的前提下。报告期内,其自行车和童车业务挑起了大梁,完成收入5.79亿元,较上年增长的幅度同样超过5成。虽然扣非净利润只有不足800万元,但这已经是中路股份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扣非盈利。

当自行车遇上国潮

最近几年,国潮之风盛行。大白兔香水、娃哈哈奶茶、英雄墨水样式的鸡尾酒,传统品牌跨界屡见不鲜。

凤凰、永久曾经风靡一时,后来又陷入落寞,作为过去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品牌,如果能够重新以一种颠覆的形象现身,这种反差让品牌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自行车先天具备成为国潮的基因。因此,搭上国潮这趟快车,也成为各大自行车品牌翻身的一个砝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