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多名员工爆料,文和友已于年前启动一轮大面积裁员,有部门被裁人数超60%;年后,新一轮的裁员工作仍在继续。
无独有偶,此前同样和文和友一道崛起于长沙的国潮品牌茶颜悦色,也爆出了诸如关店在内的负面。
国潮不香了吗?
最近帮一个平台做新消费赛道品类创新的分析评论,接触了不少过去不太留意的新兴品牌。
不得不说很有些意思,如想走“以茶酿酒”的青梅酒、把茶包做成古代服饰的冷泡茶、在茶颜悦色包围圈中用现烤卖点杀出来的中式点心……一个个冲击新消费赛道的创新创业者的突破点也颇为集中:在国潮上花式玩创新、和传统品牌实现差异化。
只不过,新国货的品类创新,难不成真的就只有国潮这一个途径吗?
或许是,这是一条捷径,但却把本来要拓宽的新消费赛道,给变窄了。
为何选国潮,并不难理解,新消费赛道的用户属性摆在那里。
以酒水为例,据CBNData发布的《2020年轻人酒水消费洞察》显示,90后、95后是2020年酒水消费增量中最大的消费群体,其中果酒、配制酒拼配增速第二。
为何果酒、配制酒增速如此之高,答案不难想象:年轻人并不喜欢传统的酒桌文化,反而在聚会场景下微醺的低度酒,在朋友中刷出存在感的有趣之酒,甚至于适合独自在看书、看电影或是听音乐时、加点冰块,卸下疲惫享受独处时光独自品味的酒,就成了一种生活选择。
不过,再过十年,当这波年轻人逐步进入中青年,需要更多的社会性应酬时,他们就会和80后“前辈”们一样,被踢出新消费目标人群,成为传统消费大军中的芸芸众生了。
这是后话,毕竟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于是,当下的新消费赛道,说白了就是围绕Z世代这一波网生一代进行的针对性市场探索。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当2.75亿规模的Z世代人群涌入消费战场,新国货品牌们想到的就是赶快抓住这一波客流,有效期只有10年。
顾不上沉淀、打法就难免短平快。
国潮显然是一个上好的切入口。
百度数据显示,国潮在近10年的关注度上升了528%。到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是洋货的3倍,其中人们对于国产手机、国产汽车等热门行业的关注度,已反超国外品牌。
国潮也是一个最好打扮的领域,因为它本就没有精准定义,攀上亲戚就行,甭管隔了多少代。
最早领风潮的李宁,其国潮之路简单至极,几个书法汉字或几幅国画上身,就抢占了眼球。
你说它国潮?我还说它是高价版文化衫……
后来的博物馆文创,开启了更多的“打扮”空间,就一个雪糕而言,苏州的园林系列雪糕、陕西兵马俑系列雪糕、西湖梁祝化蝶系列雪糕、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系列……妥妥的旅游纪念品与区域限定融合。
你不到地方去吃,还真没啥意思……
至于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在装修设计上特别国潮的餐饮品牌,事实上不也是区域限定的套路综合吗!
再后来,技术的元素开始出现。毕竟,仅仅靠包装和概念,玩久了难免会变成买椟还珠。
比如江小白旗下的青梅酒梅见,江小白主攻年轻人的应酬场景,梅见主攻休闲场景,怎么避免左右互搏呢?
对酒来说,休闲方向必须场景重塑。
毕竟,餐桌饮酒是常态,没事饮酒就有点变态了。
梅见的套路先是讲故事。
青梅酒有个很显而易见的故事:煮酒论英雄。
有曹操、刘备的典故背书,骨子里有古人的闲适、亦有争锋,但终归不如茶在各种生活、商务、应酬场景中的切换自如。
于是,换了一个故事,将简单的梅子泡酒这种并不难的技术门槛,换成了有技术含量的以茶酿酒。
“以茶酿酒”这本是苏东坡的一个构想,米芾、沈周、李渔等诸多文人名士流传前年的一个梦,而梅见则将乌龙茶与青梅酒融合,推出了一款大师茶梅酒,为文人雅客圆梦,也为重塑场景再加上一个细分注脚。
只不过,真正能否品酒如品茶,重塑一个酒文化场景,除了国潮和情怀外,口味依然是决定性因素。
君不见,各种奶酒、果酒和洋酒最终都因和国人味蕾不对付,哪怕里面再多的故事,甚至还有凄婉的经典爱情,也是枉然。
以茶酿酒的未来会如何,无法预判,不过网红酒隔壁的网红点心们,却给出了一些参考坐标。
每年都会有大量网红点心冲破传统糕点大佬的罗网,可结果呢?
《中国餐饮报告2019》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就有8万家烘焙店关闭。近期,上海宜芝多、杭州浮力森林、广州东海堂等老牌烘焙品牌接连闭店。
多少网红烘焙品牌火热一时,最终归于沉寂,以至于争斗多年,赛道之上的长跑者,依然是元祖、好利来、味多美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牌子,市值也不过数十亿而已。
再看看网红点心的市值,就以2020年8月在长沙开张的墨茉点心局为例,一年时间就已连续获得清流资本、元?资本、日初资本、番茄资本、源来资本在内的多轮融资,总估值接近30亿元。
一年抵得过老牌子十余年发展,看上去真美。
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要知道一年时间,这家网红点心品牌在长沙,不过开店二十来家,也就是说,仅仅从单店估值来看,超过1亿元,超过喜茶(单店估值约7000万元)、奈雪的茶(单店估值约2605万元),更是远超星巴克2700万的单店估值。
真的就好吗?
国潮风是这个店的外观。
狮子头元素的logo,产品包装上中英日文混杂、并配以带有皮影戏等中国元素的矢量插画。门店设计上,复古又潮流的霓虹灯装点红蓝撞色门头,文案选用“选材管理司”、“手工烘焙行”、“芬芳出品处”、“墨茉小卖部”等有年代意味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