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迎来创作高峰,如何认识这一类型影片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引导其担负历史使命和责任,在当前尤为重要。
从历史维度看,主旋律电影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电影主力军
主旋律电影前史,是电影人的文化自觉。早在家国存亡之际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富有担当意识和责任精神的中国电影人,主动摆脱电影以二十年代神怪、武侠等题材为主的创作套路,摄制了大批具有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弘扬爱国民族感情的电影,笔者认为这是主旋律电影的重要源头。正如导演蔡楚生所说,“时代的严重性使我感到极度的恐慌和窒息!我不能再在象牙的宫殿外面彷徨,我不能再在诗一般的境界里追寻着美妙的梦幻”。伴随抗战14年,无论是国统区和抗日革命根据地,还是“孤岛”上海和香港,广大电影人自觉创作《共赴国难》《民族生存》《肉搏》《风云儿女》《壮志凌云》《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集)》《保卫我们的土地》等影片,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着手,鼓舞民众抗日激情。新中国成立后,以《白毛女》 《英雄儿女》等为代表的作品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呈现昂扬向上创作基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西安事变》《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作品,旨在弘扬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真正构成有着特定思想意蕴和美学诉求的主旋律电影。
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从诞生之时,依托其传递的社会责任和时局信息,表达着电影人对国家与民族兴盛的文化归属和守护,它们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资源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吸取营养、灵感,汇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以深具家国情怀、史诗风格的初期类型化美学特征和文化精神,开启以影像演绎故事的文化自信征程。
主旋律电影发展,是中国文化的自信。1987年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提出,尤其是这一电影类型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表现力得到广泛认可后,为了推动这种题材影片的创作,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大决战》(三部曲)、《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周恩来》《国歌》《横空出世》开始,我们迎来了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成功之作。进入新世纪,主旋律电影迎来转型期,《集结号》《建国大业》《辛亥革命》《唐山大地震》等影片逐渐扭转主旋律电影市场层面受局限的尴尬。在这个过程中,主旋律电影创作不断提质升级,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特别是大片制作模式在电影市场上得到认可后,开启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旋律电影迎来创作和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一方面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上取得较大突破,另一方面也在贴近时代发展、贴近社会真实、贴近观众审美方面做出了探索与努力,创作生产格局更加丰富完善,电影故事更加多姿多彩。如《战狼》《战狼Ⅱ》《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流浪地球》《中国医生》《1921》《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与统一。
主旋律电影诞生之初,走的是一条非市场化的道路,随着电影产业的全面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中国电影开启了一轮轮变革,主旋律电影逐渐发展为有票房号召力和人文精神特质的优秀类型片,其成长、成熟和被认可的过程,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一次辐射全行业的有益探索。
从时代观照看,主旋律电影是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电影实践者
主旋律电影从以往的“宣传手段”变成对时代和社会的描绘以及艺术加工,并且凭借其独特快捷的传播效能,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方面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价值共识和文化行为标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基于此,票房与口碑双重成功的亘古难题成为历史,主旋律电影仿佛有种魔力,争先脱颖而出并创造奇迹。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单三甲中,《战狼Ⅱ》 (56.94亿元)与《流浪地球》(46.86亿元)成为两座屹立的高山。《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我不是药神》等均以超过30亿元的票房,宣告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票房中的地位。此外,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以及建党百年等重要的时间节点,一大批优秀的献礼作品,让主旋律电影和正能量一起激燃。
同时,电影主管部门和机构通过“青葱计划”、剧本孵化计划和扶持基金,培养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为主旋律电影增砖添瓦。此外,从一些主旋律电影创作中的老、中、青演员“传帮带”,到《中国医生》《1921》《革命者》大力启用青年演员,再到对艺人失德、浮躁粗俗、无底线娱乐的集体批评和发声,在更为长远的发展生态中,主旋律电影更为有力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意味着更高标准的社会责任和更高尚的职业操守。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银幕数75581块,是美国的2倍,印度的7倍多。中国电影在未来有可能同时创造两个奇迹:一是变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二是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上守住民族电影文化的主导性地位。
当前,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已经进入到了新阶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阐释、弘扬,以及如何实践国产电影的“大国”使命,用世界性的语言叙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在中国故事里融入世界景观,则还需要继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