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兵的身份:反哺角色体验
黄澄澄人生中另一个重要转折,是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以下简称“空政”)。
提起去空政任职的原因,黄澄澄略带自豪:“其实是空政选择了我。”空政话剧团汇集了闫妮、殷桃、牛莉、林永健、高亚麟、洪剑涛等多位演技过硬的知名实力派演员,加入门槛很高。“能进空政是一件让我非常骄傲的事。”
文艺兵的经历,也成为黄澄澄演艺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人生收获”。在进入空政之前,黄澄澄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到了空政之后,他开始慢慢接触情景剧、影视剧。“以前演话剧的时候没有接触影视剧的机会,来到空政之后,就得到了一些演小战士的机会,同时也跟我们团的各位老师学习,得到了关于影视方面的进益。”
走上影视道路后,黄澄澄出演过很多军人、士兵的角色。从《大学生士兵的故事》中的刘干事到《绝密543》中的林华兵。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被惊艳,惊叹于他自然又流畅的表演。“如果我没有在部队里待过,没有看过基层官兵们的真实的生活,我是没办法演好兵的。”
谈到文艺兵的这段生活,黄澄澄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说,当他们真的去跟士兵们接触之后,看到他们鲜活又洋溢着青春的脸,那种对人心的鼓舞,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
黄澄澄告诉我们,他们经常下部队表演,跟基层士兵接触之后,看到了平时接触不到的一面。“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国家,但是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令他更为感动的是,每次到部队基层演出的时候,不管在台上演得好不好,官兵们都会报以最大的热情。“如果你唱歌唱不上去,他们都能给你来一首。”
虽然是用艺术的形式送去表演,送去欢乐,进行慰问,但大部分时候是在被这些基层的官兵们影响,甚至是教育。“这才是文艺兵去塑造更鲜活军人形象的源泉。”黄澄澄如是感慨。
跨界上综艺:保持创作的求知欲
对于话剧和表演,黄澄澄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和经验,也有了被观众和导演认可的风格。但他仍然觉得,演员要永远保持对新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的求知和探索。
当收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邀请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这个综艺里我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创作方法??sketch,这种创作方法和传统的喜剧、小品是不一样的。”
黄澄澄说,军旅小品,包括戏剧表演都是从戏剧冲突开始出发,从人物开始出发,但sketch是完全从生活当中的槽点出发,反复玩一个点。“我当时就对这种创作方法非常好奇,我也觉得好玩,所以在做了两次工作坊之后,就决定参加了。”
《站台》就是用这种创作方法进行表演的作品,它以“中国式父爱难开口”为原型,结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诸多以爆笑炸场的喜剧作品中,《站台》以清新隽永的鲜明表现手法和夸张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同时又让观众感受到令人潸然泪下的浓浓亲情。
《站台》来源于一个会让大多数中国人都共情的点,那就是父爱是想拥抱却做不到的深沉。在这样的背景下套入笑点,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很“中式”的sketch,生动而又深刻,饱含了父子深情。这让黄澄澄和整个团队都感觉到很自豪。
这样的综艺“旅程”是黄澄澄的一次新鲜体验,但“演戏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参加综艺也是为了获得一些不一样的表演方法。”他还说,演员要保持求知欲,因为知道的事情越多,自己的边界就会越宽,能理解的人和事情也更多,能扮演的角色类型就会更多。
黄澄澄饰演的很多影视角色,大都是一些“绿叶”型的角色,很多观众也都评价他是“可塑性极强的绿叶演员”。
对于这种评价,黄澄澄十分坦然。“我觉得在不同的戏剧冲突里,演员需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为整个戏剧结构服务的话,我觉得不存在绿叶或者红花。”他说,从戏剧构作本身出发的话,其实看的是整个构作,每位演员都是整个作品组成里的一部分。
“绿叶红花无所谓,我只要把戏演好就行。”就像《新世界》里的小耳朵一样,即使是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他也认认真真地研究角色。读老舍先生的小说,学说北京话,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角色,黄澄澄用勤奋、扎实和活灵活现的表演,让“小耳朵”这个形象“火出圈”。
《赘婿》中黄澄澄饰演的“李贫”角色也很有喜剧色彩,戏份不多,但依然能让观众印象深刻。“只要这段戏传达了它本身应该传达的信息,给观众带来了愉悦或别的感受,就算达到了目的,我就会特别开心。并不是说我演了小角色,我就会怎么样,我演了大角色,我就会特别高兴。”
从艺多年,黄澄澄至今都还记得老师的教诲??“好好做人,好好演戏”。他从来不会想很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就已足够。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黄澄澄说:“我觉得能传达到别人心里去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在某一方面跟观众达成了共识,带给了观众力量。”未来,他希望可以给观众塑造更真实更有意义的角色,让大家觉得,原来还能这么活着,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