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邯郸站活动在邯郸市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文脉永济 经典溯源”,通过文化座谈、市集体验探寻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解析邯郸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经典文学名著的深厚渊源。

近日,“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邯郸站活动在邯郸市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文脉永济 经典溯源”,通过文化座谈、市集体验探寻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解析邯郸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经典文学名著的深厚渊源。
活动现场,由南向北一路而来的运河长卷再次徐徐展开,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河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冯宝秀共同为运河长卷邯郸、北京之印钤印,象征着运河文脉在邯郸的延续。
作为“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文化基因。一千多年前,曹操挥毫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壮丽诗篇,于铜雀台开启建安文学的璀璨华章。《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与大运河邯郸段漕工的景象交相辉映,那些侠义与抗争的传说在民间代代传颂。
文化座谈现场,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所长侯廷生、原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王玥波三位文化名家讲述了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解析了邯郸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脉络,深度解读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经典文学的关联。
为“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邯郸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开启。首站到金滩镇重温古城昔日繁华,随后走访《水浒传》中喧闹的“大名府”——大名古城,接着来到大名县大运河博物馆一览运河与古城交织的文明长卷;随后走近大名石刻博物馆触摸千年前的笔墨风骨,踏上学步桥上重温经典成语故事,在丛台公园忆赵武灵王的革新勇气,最后漫步邯郸道,从回车巷到学步桥,感受深藏于市井烟火里的包容与大义。
运河文化市集剪纸专场与文化座谈同步开展,以邯郸十景、成语故事、太极之乡为主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王秀梅、邯郸市剪纸艺术协会副会长蔡春娥、邯郸市国学研究会剪纸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冯石萍,现场手把手教授小读者剪纸技艺,令邯郸的千年故事跃然纸上。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首都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主办,邯郸市图书馆、大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大名县图书馆协办。下一站,“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将抵达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