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20年后,我在杭州再次见到母亲,她已经不是过去的她了,面容憔悴消瘦。她后来的生活很苦,靠在街道帮人洗衣服当保姆为生,但她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从来不向熟人求助。见面时我们谁也没有掉眼泪,但她的声音很凄惨,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上帝对我的惩罚。沙娜我对不起你,但你不能埋怨我一个人,你爸爸也有责任。”那时我才多少有点理解了她的不容易,从此以后,我每月给她寄20元钱,再后来,她因心脏病发作猝然离世。
或许我母亲的人生际遇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且是无法选择的遗憾。

1950年11月,常沙娜乘威尔逊号邮轮返回祖国途中
《中国妇女》:此生最让您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常沙娜:最有成就感的事应该是我参与了新中国重要建筑的装饰设计,因为这些工作,让我有机会被更多人认识,也让我有机会向大家推广敦煌的艺术之美。
《中国妇女》:您被誉为“敦煌艺术图案研究和设计应用的重要推广者”,当年您负责设计人民大会堂的装饰,应该是最早将敦煌艺术运用于现代设计的实践。如今回看那些设计,您最先回忆起来的场景是什么?那个设计过程是怎样的?
常沙娜:1958年,新中国建设第一批“十大建筑”,我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被分配在人民大会堂设计组,负责设计宴会厅的天顶装饰。那年我28岁,跟所有参与设计的前辈比起来,我是最小的,但却是最好的年纪,也是最幸运的机会。因为从我开始画画,就是以敦煌临摹为主,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很多灵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设计过程中,是优秀前辈的悉心指导,让我打下了很好的设计基础。受敦煌藻井图案启发,我在宴会厅天顶中央设计了一朵唐代风格的、由花瓣构成的圆形浮雕大花。但我只考虑了装饰,没有考虑功能,当时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张镈先生提醒我,得把通风口和照明灯组合在里面,而且仅中心的照明灯还不够,还要把外圈的那些小花和照明灯组合在一起,外圈也得设通风口。在他的点拨下,我修改了设计方案,他后来夸奖我说:“你把整体装饰效果和功能需求完美地统一起来啦!”
历时10个月,人民大会堂完工,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1959年国庆节前夕,在能容纳5000人的宴会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我也受邀参加,那天的情景我终生难忘。突然,宴会厅所有的灯全亮了,刹那间,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宴会厅神话般地亮相在众人面前,瞬间的震惊后,全场掌声如雷,大家都流下了眼泪。以这样的方式看到自己艰苦工作的成果,我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举杯向大家致意。此情此景,在我心中永远定格。如今再回忆,或是每次看见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我仍然会很激动,只要能让国家和社会更好的事情,我们很自然都会去做。
传承父辈精神就是传承敦煌之美
《中国妇女》:2019年您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终身成就美术家”称号,颁奖词中说:“作为敦煌艺术的女儿,常沙娜以自己特殊的经历承载了敦煌艺术研究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结合的时代之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您作品的风格与内涵是否也在随之变化?
常沙娜:周恩来总理曾提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要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原则,这也是我奉行一生的艺术理念。敦煌文化艺术经过千年中西方的交融,不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吗?所以我的设计内涵是因为具体的内容、具体的实际需要而发生,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所谓的变与不变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实事求是,去做一件合适的工作。只要让我设计,我就一定会把敦煌之美融入其中。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设计(1958年)
《中国妇女》:您最新完成的作品是2024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年锦》,4位表演者分别穿着汉、唐、宋、明的服饰,演绎历朝历代的流行经典。每套服饰的衣、裙、领边、袖口都有不同的纹样,比如萸纹、瑞狮纹、牡丹纹、月桂纹和葫芦纹等,都寓意着吉祥,这个设计体现着您什么样的创作理念?
常沙娜:我这一辈子都在跟传统图案打交道,但给春晚设计纹样还是头一回。当时春晚节目组邀请我和儿子崔冬晖担任艺术顾问,想做一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讨论了好几回,决定以传统图案为主要元素进行设计。我儿子带着团队先从博物馆搜集文物原型,绘制出电子设计图,我再对每一幅图进行手绘修改,依据的就是我70多年的图案设计经验和敦煌研究的积累,该收的地方收,该放的地方放,让它尽可能饱满、完整而且舒服。传统图案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感受到感性的温情,更通过现代设计的形式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品格,这也是我一直遵循的创作理念——守正、创新。
《中国妇女》:您的儿子崔冬晖对敦煌的热爱除了从小耳濡目染,您是否对他有特别的教育和引导?您觉得他对敦煌艺术的传承和您这一代的传承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常沙娜:我年轻的时候工作特别忙,所以没有刻意去要求冬晖一定得跟我一样去做跟敦煌有关的事。但我会和他讲我父亲不平凡的一生,讲外公即使颠沛流离遇到种种不幸,都能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继续工作,这是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冬晖对美术对敦煌的喜欢或许是因为生活中时时都有这些影子,比如他小时候对天空、树叶感兴趣,我会找敦煌的一些相应的图案给他看,他也会经常旁观我和同事讨论修改设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