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在鼓励小小讲解员。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从1994年成为一名老师到现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攒”了好多名字??
她叫得出全校1000多个学生每一个人的名字,学生们喊她“云朵妈妈”;
她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手机开机,家长们称她“秒回校长”;
她源源不断地把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成果送进偏远山区的课堂,同行们叫她“种子校长”。
把爱的表达化作云朵
孩子们和“云朵妈妈”之间,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快乐是晴天,烦恼雨绵绵,小秘密就像太阳躲云间”。
孩子们会以“晴雨表”的形式记录他们的心情:快乐,就画个小太阳,吴蓉瑾就会把孩子们的心声分享给全班同学;烦恼,就画把伞,或是一朵下雨的云,表明孩子遇上难事,吴蓉瑾就会和他们公开讨论;不想诉说,就画个太阳躲在云间,吴蓉瑾就会私下找他们谈心。
这套独具特色的“情感教育”,缘起于2004年的一次招标揭榜。
当时,一份自查报告让卢湾一中心小学老校长程华锁紧了眉头。报告显示,学校有一成左右孩子完全不会表达内心的想法,尤其是男生,不愿表达想法的比例为16.8%。此外,不会主动关心、体谅别人,冲动、任性、缺乏自制力,共情能力较差,怯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程华决定做一个关于促进青少年情感发展的课题,在全校招募教师做先行者。语声轻柔、略带青涩的年轻教师吴蓉瑾揭了榜。
“她是真正喜欢小孩子的人,她就是我要找的人。”程华说。
然而,想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谈何容易。在最初摸索的过程中,吴蓉瑾遇到了一件至今难忘的事。
“吴老师,今天体育课打乒乓球,我捡了90次球,我很难过。”
一个小女孩的“晴雨表”,让吴蓉瑾愣住了。询问得知,同学们和这个孩子打球,总是直接扣球,她只能一次次去捡球。
吴蓉瑾曾发现有同学欺负这个女孩子的情况,起因是这个孩子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有淘气的同学还给她起了个“小狮王”的绰号。为此,吴蓉瑾专门给孩子们讲了友爱互助的道理,并鼓励大家挨个和女孩握手。
可是,女孩的“晴雨表”让她意识到,事情并没有好转。
一天午饭后,她带着各种颜色的小发夹,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细致地给小女孩扎起了辫子。从那以后,孩子们对女孩的态度渐渐改变,小女孩终于露出开心的笑容。
“如果只讲大道理,而没有让学生感到你是真正爱这个孩子,教育怎么能起效果呢?”这件事让吴蓉瑾更坚定了要把情感教育课上好的决心。
还有一堂课,吴蓉瑾也忘不了。一名二年级女孩突发疾病去世,教室里的座位突然空出一个,孩子们懵懂的眼神里,自然地流露出迷惑和害怕。
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吴蓉瑾没有退避,她把女孩妈妈告诉她的一件事,含泪讲给了孩子们。
女孩去世后,她妈妈在家里床底下找到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一张纸,女孩写着:“妈妈我爱你,我以后会很乖。”
那一天的课堂,她带着孩子们反复诵读小女孩生前写的文章《小雨点和小树叶》。“我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生命非常可贵,要无比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更是提醒自己,要上好每一堂情感课,让孩子们学会爱。”吴蓉瑾说。
从怀疑到信任,从包容到接纳,从师生到密友……吴蓉瑾用心聆听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用爱书写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心迹。
曾有人说,这件事看不出成绩、也做不出名堂,可是吴蓉瑾甘之如饴,17年不曾间断。这所“爱的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表达,学会了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以情育情”,因为心中有情??吴蓉瑾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是她在巡视校园时抓拍的孩子们的表情;学生忆起的,是她在滂沱大雨中把他们抱进校门,看着他们喝下姜汤;同事们说起的,是她零点刚过,就发来的生日祝福……
寒来暑往,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吴蓉瑾都会送上一张小卡片,上面是她的微信号,还有一句她说过无数遍的话:“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把心的炽热注入爱的种子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讲到这里,中共一大纪念馆“小小讲解员”陆姝言提高了语调,挺直了脊梁。
二年级学生陆姝言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小小讲解员社团里年纪最小的讲解员。这支特殊的团队,是吴蓉瑾在情感教育课程中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2006年,少先队员们不经意间的提问,让吴蓉瑾陷入了沉思。
“打好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种子,身边不就有最鲜活的课堂。”吴蓉瑾把目光投向距离学校步行只需15分钟的中共一大会址。
她领着学生们参观,细心观察他们在哪里停留、对哪段历史有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又是什么。
突然,一个孩子说:“要是讲解员跟我们一般大就好了。”
“对!”
吴蓉瑾迅速指导成立“红喇叭”小小讲解员社团,邀请中共一大会址讲解员上门指导,馆校合作打造儿童版讲解稿。
“孩子们喜欢听有冲突感的故事,比如那天夜里租界巡捕是怎样袭扰了会场?但戏剧性不是编排历史,而是靠学生的语言、神态、肢体动作等把历史本身的精彩表现出来,在讲解中自然而然地吸引小观众兴趣。”专家和师生一起调研,反复讨论,把波澜壮阔的党史变成了一个个通俗易懂、精彩纷呈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