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凝结着国家的民族精神,是国家的象征。众所周知,这部伟大的作品出自音乐家聂耳之手。
在北京东四的一个胡同口,以《义勇军进行曲》曲谱为背景的街边装饰总是引人驻足围观,很多人看着曲谱上的歌词情不自禁地唱着:“前进、前进、前进进。”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80多年前,当聂耳起初创作进行到灵感迸发的时候,只是用了一个“前进”结束了全曲,但他觉得力量不够,后来又将歌曲改为“前进、前进、前进进”。

北京东四北大街上的《义勇军进行曲》街景装饰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发表,犹如一声怒吼恫穿当时每一个国人的心。歌曲如山一般的大爱,振聋发聩地呐喊,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今年2月14日是聂耳诞辰110周年,这位人民音乐家在革命时期,用手中的琴弓划破苦难中国黎明前的黑暗,用胸中的呐喊发出中华民族浩荡心声。他以音乐为武器,凭热血为国发声。聂耳的一生短暂而灿烂,他创作的一系列歌曲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音乐。
如潮水一般的创作冲动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唤起民众革命和救亡的激情,聂耳试图用音乐作为武器,鼓舞战士战场杀敌。但是由于写了大量的革命歌曲,1935年他遭到了通缉。
同年,聂耳的忘年交,剧作家田汉写了一部名为《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后来田汉准备将这部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风云儿女》。但当时还没等田汉将这部作品改编完成,他就被国民政府秘密地逮捕了起来。
当时的情境下,聂耳也是自身难保,但当他听说好友田汉被捕,当他看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原版词之后,还是主动提出要完成这部作品的谱曲,再做以后的打算。

聂耳在当时的日记当中这样记载: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简直是来不及写。
聂耳在创作的时候,他耳闻目睹了无数革命者和战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英勇献身的事迹,那一幕幕都涌现在他的脑海里,使他满腔的激情像火山似的喷发出来。就这样,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的一个民居阁楼上诞生了。同年5月9日,《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版录音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录制完成。
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随着电影的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被流传开来,影响范围之广。几乎每一个城镇的年轻人都知道,就连东北的放牛娃都会唱,摆地摊的老太太也会哼哼,给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当时《义勇军进行曲》不仅老百姓会唱,就连美国的黑人歌唱家罗伯逊也唱,他唱歌版本叫《起来》。当时,中国进步的无党派人士刘良模到美国传播抗日救亡歌曲,在民族危难的时候,他觉得歌曲的力量很大。那时,《义勇军进行曲》在很多国家到处流传。
《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在民族危难中创作出来的《义勇军进行曲》,灵感从何而来?
聂耳的侄女,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作曲家聂丽华曾讲述,聂耳在从云南去上海逃难的过程当中,在他和好友经常聚会的地方??云南昆明西山的华亭寺曾说过,中国应该有一首自己的《马赛曲》。后来他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灵感则来自《马赛曲》,他用《马赛曲》的精神力量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力量,创作出了一支中国人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比《马赛曲》还要激昂,更有斗志。
聂耳的侄外孙,青年作曲家青山讲述,国歌的音域比较低,聂耳在创作时一直有一个宗旨,要为大众而讴歌,如果一首歌谁都唱不了,还怎么讴歌。《义勇军进行曲》只有一个八度多一个音,是每一个能发声的,可以说话的人,都可以适合唱这首歌。

1933年6月,聂耳在日记中写道:“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在这之后,他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1934年4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为丰硕的一年。
聂耳在革命时期能够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与他从小成长环境带给他的影响密不可分。
家庭给了他音乐养分
在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74号,和景星街仅一路之隔的聂耳故居陈列馆,正是聂耳家的所在地。1905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带全家从玉溪迁至昆明行医,在甬道街租下72号铺面,经营药铺“成春堂”,同时在73、74号楼房里与人合租居住。
1912年2月14日,聂耳就出生于72号小药店的楼上。聂耳的父亲是一名中医,母亲是傣族人,他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聂耳在昆明成长,直到1930年7月离开昆明到上海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聂耳一家(资料图片)
“聂耳的原名叫聂守信,家里的老人希望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守信用。”青山曾讲述,“聂耳”这个名字的由来源于聂耳有个特别之处,他有时一用劲儿一只耳朵就会动,前后扇动,他经常以此去逗别人。在一次聚会的时候,大家说,“你耳朵会动,那么可爱,就叫你耳朵先生吧”,后来“聂耳”作为艺名一直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