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李晓林博士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慈善家
北京市东城区胡同纵横交错。有一个胡同建于元代,明朝在这里设有造币厂,到了清朝,户部宝泉局也在这里造币,而铸造的钱币主要用于给在京官吏发放薪饷(工资),薪饷又被称作“钱粮”,于是有了钱粮胡同的称谓。”胡同里处处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印记,街坊邻里彼此熟络,打起招呼来质朴热情。
这是李晓林生长的胡同。在他儿时记忆里,胡同的邻里生活温暖可亲,母亲更是个热心肠的人。“我母亲一直就特别愿意帮助别人,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都愿意帮。”耳濡目染之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就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根植在他心里。
1987年,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商业头脑,靠2000元起家,李晓林从央行下海后,迅速在电缆、注射器、彩电生意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他的商业之路上越走越稳、越做越大,林达集团已成为一家以旅游文化、科技环保、房地产开发和风险投资为重点的大型民营企业品牌,并一跃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界的领军企业,累计在全国投资500多亿元。李晓林这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真正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
富起来的李晓林,未忘记母亲当年的教导。有了帮助他人的能力,那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生长得更加茁壮了。他开始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
1995年,李晓林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了650万元。那时候他没想太多,只是觉得“企业家赚到钱,捐资、助学,能够帮助别人,可以回报社会,挺光荣的”。
那个年代,中国企业家做慈善,基本都是以捐款捐物、政策倡导为主。为了做公益,李晓林的足迹去到过祖国大地的许多地方,用心感受、用情感连接、用脚步践行着善行理念。

2005年,在贵州黔西,李晓林捐资20万元援建一所林达思源小学。捐赠结束,坐车返程时,他回头望着身后孩子们,不顾飞扬的尘土,边追着他车子边大声喊“谢谢”,眼眶顿时湿润了。
孩子们的举动,深深触动了他。“回头看窗外,孩子们全被裹在汽车扬起的尘土里,隐隐约约能看见已经洗得没了颜色的蓝校服、红领巾。那一刻我不禁红了眼眶,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公益慈善事业对受助者生活带来的真实改变,也一次次为之感动,为公益慈善事业献策出力渐渐成为了他的习惯。
时间久了,这种习惯又渐渐转化成了他的毕生追求和使命。迄今为止,李晓林个人和林达集团累计捐赠善款和物资近1亿元。同时,他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在了公益慈善事业之中,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事业中。截至目前,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累计募集善款和物资40亿元,已经累计帮扶困难群众超2900万人次。
2005年,在民建中央的支持下,他牵头联合15位民建会员企业家共同发起“思源工程”的倡议,号召民建会员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并于2007年担任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此以基金会为依托,感染感召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在李晓林的带领下,中华思源工程基金都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行动,并于当年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是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专门医院,承担着医疗救治任务。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的关心领导下,在李晓林的指挥部署下,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联合112位爱心明星,在这两所医院投入使用前,就向医院捐赠交付20辆负压救护车,以及急救运转呼吸机、加温输液泵、高速急救泵等医疗设备,助力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在2020年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累计向湖北等地捐赠106辆负压救护车,以及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和总体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李晓林很早就关注到欠发达地区的医疗难题,这也是最让他挂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的西部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看病难,有些地方的人得了病以后只能用马车、牛车送往医院,半道上人就不行了,特别需要救护车,对于老百姓来说,救护车就是救命车,所以我就提出倡议,筹款捐赠救护车来帮助中西部医院改善医疗急救条件。”
从2011年至今,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已带动社会各界捐赠了3811辆救护车(含140辆负压救护车),交付给我国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医院等并投入使用,创造和保持着我国慈善组织救护车捐赠最高纪录。

十五年耕耘,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留下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成绩。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涵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乡村发展、社区服务、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等众多领域。“思源阳光计划”、“思源沼气”、“思源救护”、“爱的分贝”、“思源教育移民计划”等项目和两位慈善人物,先后荣获民政部颁发的国家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