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放下手术刀,
拿起木工刨刀,
马明文选择了弃医从木。
“我记得小时候的板凳、木马,
都是父亲亲手做的,
几十年后,
我仍能从那些木头里感受到温暖。”
一块木头,
可以支撑屋檐,遮风挡雨屹立千年;
可成为桌子,承载生活的柴米油盐。
木屑纷飞间,
“85”后榫卯木艺传承人马明文,
让传统榫卯工艺,
继续“活”在人们的生活里。
榫卯,两个或多个木构件的连接方式
凹凸结合,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髓
榫卯咬合,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的经典
木匠工艺,是师徒口口相传
是一卯一榫手手相授。
为找回中国榫卯技艺,
马明文四处寻找老木匠,
历时3年,拜师学艺。
整理出108种榫卯结构,
制作出33种实体模型,
复原失传的中国传统家具“鲁班凳”。
榫卯的“天衣无缝”,
藏着中国工匠的极致智慧,
更蕴含了平衡与支撑的哲学。
一刨一凿里,
马明文打磨着自己的非遗人生。
2024年我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国家队”纷纷出战,精品化浪潮涌动,短剧暑期档不止于“爽”
“金果果”鼓起果农“钱袋子”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洞见生产力变革
“读懂中国爱上中国”上市公司爱国教育与社会责任担当研讨会在京举行
“AI大脑”赋能万物 看人工智能如何“跃入”生活日常
跑出创新“加速度”——从科创板六年看资本市场助力“硬科技”进阶
机“慧”共生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澎湃动力
《黑神话:悟空》之后,又一国产3A游戏承载中国文化登陆全球
老字号拥抱变化解锁消费新场景
AI驱动城市产业新生态
李卫国: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
古装剧兴起“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花样乡村高原“盛放”
王蒙:岁月悠长,仍然有挚爱不减
《浴血荣光》全景式展现建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