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我结婚的时候
是以医院为娘家送亲的
是我们的患者送我去婆家的”
北京金华骨专科医院
成立于1988年
最初是以金娜的家为接诊地点
金娜的父母都是医生
父母所在的医院要重修
需要暂停一年的门诊
那时候金娜的父母就想
趁年轻,多做点事
于是他们便用自己的家
开了一家小诊所
来服务周边的街里街坊
扎根社区
扎根在老百姓当中
8岁开始
金娜的生活
就和诊所连在了一起
吃在诊所,住在诊所
每天晚上睡在治疗床上
有时候
一睁眼看到的都是解剖图
经常把自己吓一跳
但渐渐就习惯了
有时候晚上9、10点钟
还会有患者哄着她睡觉
金娜的童年
是和诊所一起成长的
大学毕业后
金娜的母亲去世
原本两个人撑着的医院
只剩下了金娜的父亲
彼时
正在实习的她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
选择回归
和父亲一起经营这家
凝聚了父母心血的医院
刚进入医院时
金娜和父亲的管理理念
并不一样
父亲认为患者就是家人
如何对待家人
就如何对待患者
金娜则并不完全认同
后来
随着接触的患者越来越多
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感谢
金娜也理解了父亲的话
“行医就是治病救人
这是永远的宗旨”
传承于父亲的医者仁心
在医院管理经营过程中
金娜大胆创新
看到那些
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人
被颈椎、腰椎病折磨
金娜便带领团队成立了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为社区居民
提供免费的义诊、咨询服务
宣传骨关节病的保健知识
每月定期
为街道敬老院的老年人
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金娜说
“我们不仅要治病
还要把健康理念宣传出去
真正惠及每一位社区居民”
2024年我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国家队”纷纷出战,精品化浪潮涌动,短剧暑期档不止于“爽”
“金果果”鼓起果农“钱袋子”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洞见生产力变革
“读懂中国爱上中国”上市公司爱国教育与社会责任担当研讨会在京举行
“AI大脑”赋能万物 看人工智能如何“跃入”生活日常
跑出创新“加速度”——从科创板六年看资本市场助力“硬科技”进阶
机“慧”共生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澎湃动力
《黑神话:悟空》之后,又一国产3A游戏承载中国文化登陆全球
老字号拥抱变化解锁消费新场景
AI驱动城市产业新生态
李卫国: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
古装剧兴起“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花样乡村高原“盛放”
王蒙:岁月悠长,仍然有挚爱不减
《浴血荣光》全景式展现建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