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创新技术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来源:人民网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51:00 | 5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层轻薄光滑的面皮紧紧裹住饱满的肉馅,面皮在开口处捏成鱼尾状,肉馅鲜嫩的颜色透过面皮散发出诱人的光泽,拌上爽滑劲道的濑粉,令人食指大动。在正果,不论早晚,饿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云濑,总能让人感到心满意足。

作为地方传统名小吃,售卖云吞和濑粉的店比比皆是。为何忠记云濑如此吸引人呢?陈冠忠笑着告诉我们,除了对食材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离不开他对传统技艺的不断钻研和努力创新。

就拿手工濑粉的制作来说,濑粉的传统制作工艺十分繁琐,为了改良工艺,陈冠忠前后历时两年进行钻研,“有时半夜三更想出了新点子,就立刻起床尝试改良,等做好的时候,都已经天亮了。”在综合多地制作方法后,陈冠忠终于改良成功,仅需一小时左右便完成制作全过程,而且成品品质和传统品质十分接近。

陈冠忠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对厨艺兴趣浓厚。但在开设正果云吞濑粉美食店之前,他曾修过摩托车、开过货车、做过工地工人。直到遇上广东省实施的“粤菜师傅”工程,陈冠忠通过参与餐饮培训,掌握了更多的烹饪技能,才得以真正实现追寻“厨师梦”。

“我参加了50多节培训课程,一节课都没有缺。”陈冠忠说,通过系统的“粤菜师傅”培训,他不仅学会了制作凉拌鱼皮、卤水大肠、陈醋鸡脚、炸云吞等特色小吃,还在老师指导下研发出“秘制忠记辣椒酱”。最近,他的新菜单“七彩云濑”,加入广东特色迟菜心、火龙果等果蔬给濑粉“染色”,一经推出便十分火爆。

像忠记云濑一样,更多的传统美食正在变得更新潮,在传承精湛技艺和醇香美味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之路,用各种新产品吸引了一批批消费者,为传统美食带来新舞台,让“老味道”走出新路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焖肉、牛肉、羊肉米线,小锅米线、过桥米线、豆花米线、凉米线……当昆明人百吃不厌的米线,变成了甜品小吃、冷菜、开味菜、餐前菜,你想不想尝试一下?

近日,在昆明学院旅游学院“王勇?春城首席技师工作室”,曾以视频方式参加云南米线全国挑战大赛的学生,把米线做出了更多新花样。

在藕粉里加入甜味酱调制,制成三色米线卷,再加入鲜花、坚果、水果等食材,让口感更为丰富。昆明学院20级烹饪与营养教育班学生徐国瑞把传统米线做成了一份甜品小吃??“鲜花藕汤米线”。他认为,“米线作为云南传统小吃,要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少不了创新。只有把米线做成人人都喜爱的美食,并让它更美观、更美味,才能让米线走得更远。”

新型食品

注入更高科技含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杂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陕北小杂粮深加工产品也有了更高的科技含量。”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晓涧副教授对笔者说,就拿荞麦来说,就可以挖掘潜能,研发成为荞麦米粉,生产出科技含量更高的荞麦加工产品。

“荞麦的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但是直接食用口感粗糙,现有的加工方式也比较初级单一,因此,我萌生了研发荞麦新产品的想法。”王晓涧说。他和同事们多次考察后,发现如果把陕北的荞麦加工成荞麦米粉,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荞麦到米粉,看似简单,研发新品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因荞麦本身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散粉难、易酥条、韧性差等问题。王晓涧几乎每天待在工厂里,和技术人员进行多次配料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最终通过原料复配、分段低温老化、高湿风干等方法解决了生产过程碰到的实际难题。

目前,王晓涧的荞麦米粉加工技术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可根据不同需求生产出不同荞麦含量、不同粗细的米粉,不仅提供了更多品种的健康食品,还可以充分利用荞麦资源,提升科技附加值,实现荞麦产值最大化。

“我们的研究方向要和本地的特色资源结合起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的潜能,让它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百姓,这也是高校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具体实践。”王晓涧说,“我们要通过科研攻关、成果转化,让科研给小杂粮插上翅膀,让陕北特色小杂粮走得更远。”

除了利用科技创新对现有食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食品的科技含量外,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升的工业能力支持下,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甚至可以去创造新的食物类型。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坐落在无锡江南大学内,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后,一直专注于探究食品合成生物技术。

那么,什么是合成食品呢?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副主任周景文教授向本报介绍说,合成食品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将廉价易得、可持续的生物质资源,转换成淀粉、油脂、蛋白质,加上能赋予食品色、香、味、形和营养等的原料,再经过特定的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说:“合成食物主要是来自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的一些食物,这些在中国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我们有传统的素肉,但是现在因为有生物科技的加入,在原来的植物蛋白基础上,可以用生物技术合成很多很好的配料,这样就可以制造出风味更好、营养更丰富、口感更优越的食物。”

合成食品产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它一方面可以减轻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营养搭配,同时满足人们一些个性化的需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