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左一)与官兵在发射训练场面对面交流。 刘明松/摄
盛夏时节,火箭军某导弹旅连续火力突击演练迎来亮剑试锋的最后时刻。天上,卫星过境侦察窥视;空中,电磁迷雾笼罩覆盖;林间,蓝军分队潜伏袭扰……
“中军帐”里,旅长周勇坤坐在指挥席上,紧盯着电子地图上不断变化的战场信息,在多维立体的战场空间里寻找火力突击的发射窗口,打响一场场复杂天候条件下的“导弹战”。
“若为名利计,何必披征衣”
周勇坤的经历颇为传奇,从军28年,他先后在7个旅团战斗过,近10年来先后当过3个团的团长、两个旅的旅长。
2012年3月,上级领导找周勇坤谈话,征求他意见:“勤务团这两年建设有些滑坡,你有没有信心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周勇坤心里也有点“打鼓”,但他认真地说:“难度肯定有,但越难越需要攻坚,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周勇坤走马上任后发现,上班铃声响了半天,有人慢悠悠地走进办公楼。下班号还没有吹,有的人提前“溜号”。
“部队建不好,关键是规矩没立起来,就从这儿突破。”周勇坤找到几名常委商量,使出“三板斧”:抓秩序,纠治迟到早退、正课串门聊天等不良现象,划出条条“高压线”;抓训练,人人参训参考,很快实现及格率、优秀率“双提升”;抓奖惩,立起战斗力标准这把“铁尺子”,一批踏实、务实、求实的干部优先得到提拔重用。
短短3个多月,勤务团这块硬骨头被“啃出一排牙印”,全面建设成绩逐渐攀升。就在周勇坤准备实施“接力计划”之时,一纸命令让他成为新组建的保障团团长。
虽然同是团长,这次面临的难题更具挑战性。当时从整个基地物色团长人选,权衡再三,把这副担子又交给了周勇坤。
又是一块硬骨头!周勇坤上任第一周,只看不说;上任第二周,座谈摸底;上任第三周,他找到了“风暴眼”:从严抓作风,从老同志抓起。
这个团官兵不少来自机关直属单位,个别老同志存在“摆资格”等思想。周勇坤先建章立制出台几项举措:大项活动,新老同志都必须参加,实行量化考评;采取绩效式考核,与调职调衔挂钩,“每晋必考”成为“硬杠杠”;值班执勤打破“吃大锅饭”做法,根据工作量实行“按劳定绩”。
几招下来,一些大校率先扛旗冲锋,带动全团官兵奋力奔跑,新组建的保障团发展步入“快车道”,各项建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就这样,周勇坤5年内转任3个团的团长,每次都是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有人调侃他说:“只见工作调动,不见职务升迁。”周勇坤很淡定地说:“若为名利计,何必披征衣,喊在嘴上,更要落到行动上。”
2017年3月,全军某新型导弹旅首次组建,周勇坤受命担任旅长,他带着几十个人转战千里,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蓝图。
装备没到位,人才要先行。周勇坤带着官兵编发8类15本专业教材,研制两套仿真训练器材,开发“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征集“金点子”、召开“诸葛亮会”等凝聚练兵智慧,超常手段培养49名“两长一手”,探索推开模拟苦练、实装精训的路子,开火箭军“不经试训、直接成旅”的先河。
2019年12月的一天,周勇坤从训练场归来,接到一纸任命:担任某旅旅长。这个旅地处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常年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周勇坤二话没说,连夜交接工作,第二天便奔赴新的岗位,开始了新的战斗。
这些年,周勇坤转战南北,与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分居几地,他知道自己欠这个家的太多,但他更懂得家国天下的道理,他经常给自己打气:“舍家撇亲,带兵打仗,带不出一流的部队,上愧对党的关心培养,下愧对妻儿的默默付出,周勇坤,加油!”

在技术阵地,火箭军某导弹旅长周勇坤同官兵交流导弹测试情况。(王杰摄影)
不当“和平官”
从发射排长干到导弹旅长,周勇坤始终战斗在带兵打仗一线,他时时处处对照“懂作战、会指挥、善组训、真抓训”要求锤炼过硬本领,有一个深切体会:“军人血性指数有多高,打赢的把握就有多大。作为指挥员,最大的血性不是把战斗口号喊得震天响,而是在关键时候能够作出正确决策、敢于承担风险。”
那一年,部队组织实弹发射任务,一柄新型“利剑”首次出鞘试锋。就在发射前导弹转载的时候,天气突变,大雨滂沱,瞬间风速直逼临界值。
还能继续操作吗?官兵都很忐忑。一位营长也建议:“旅长,从没遇到这样的天气,要不等等再说?”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周勇坤。他看了看气象数据说:“我们天天反对‘险不练兵’,为啥自己一遇到问题就瞻前顾后?”
指挥车里,周勇坤带着骨干快速分析研判,细化具体方法,斩钉截铁地说:“天候条件虽然临近战标边界,但可以按计划完成转载任务,我来指挥!”
随着他一声令下,吊绳缓缓升起,导弹慢慢离开运弹车,所有人都盯着那枚“长剑”,心悬在了嗓子眼。周勇坤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稳准严细精确指挥……当导弹稳稳地落在发射架上,在场的官兵不禁鼓起掌来。
有段时间,周勇坤在待战区值班时发现,从官兵宿舍到发射车库房,虽说只有几百米,但紧急集合时太耽误时间。于是,他召集骨干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大家都去过消防队吧?我们值班分队可以借鉴那种布局,一层停车、二层住人,一有情况,下楼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