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全民阅读时代 少年儿童爱读什么书 ??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研究报告

来源: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17 11:28:19 | 147 次浏览 | 分享到:

3.学段维度下学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一)小学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小学生购买类别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教辅类(44.76%)、文学类(26.95%)、主题出版类(21.85%)。

一般书中,小学生文学类图书购买占比为26.95%,所购图书题材涉及历史、科幻、悬疑等,有中外经典名著,也有传统国学文化读物以及畅销书。小学生购买量最高的漫画书是半小时漫画系列。该系列总发行量超过2000万册,证明以漫画形式普及历史文化具有较大吸引力。

教辅方面,存在超学段购书现象。比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内容超小学生学段。社科类图书对小学生而言较为难懂,因此占比较小。此外,还出现了诸如《图解人工智能》等涉及前沿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类读物。

(二)初中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初中生购书类别排名前三的是教辅类(71.02%)、文学类(17.49%)、主题出版类(9.11%)。

教辅书中,初中生购买量较大的主要是习题集和基础知识类图书。一般书中,初中生购买占比最多的是文学类图书。文学类图书最受欢迎的3本是:《古文观止》《三体》《红星照耀中国》。文学类上榜图书题材内容丰富,涉及传统文学经典、外国名著、现当代散文、玄幻推理小说等。

漫画类也是初中生较为喜爱的图书类别。漫画类购买量最大的3本是:《父与子全集3?我是大富翁》《父与子全集1?快乐的生活》《机灵宠物车脑力挑战大迷宫:开心乐园》。虽然购买者和阅读者多为初中生,但其中部分漫画类图书的读者定位是“少儿类”,如《爱德少儿:青少版经典名著书库?名人传》《儿童百问百答37惊人科学事件》等。

(三)高中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高中生购买类别排名前三是教辅类(44.85%)、文学类(42.46%)、漫画类(3.86%)。

教辅书中,购买量前5名都是工具类图书,购买量最大的是《高一开学必备工具书套装》。从购买量前Top中的教辅书类型来看,占比较高的是教材解读类教辅书和工具书。

一般书中,高中生最青睐的是文学类图书。在一般书购买量Top50中,上榜文学类占比达78%,包括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现代畅销书等。文学类图书购买量排名前5位为:《恶意》《四大名著大字本:西游记(上中下)》《朝花夕拾》《了不起的盖茨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漫画类和社科类图书分别拥有一定比例的读者,二者消费情况接近。高中生购买其他类别图书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可见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选择更为多样。

4.中小学生购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的因素有:

学习需求。出于课业学习的需要,无论从性别维度还是从学段维度来看,中小学生教辅书的购买数量占比是最大的。2021年,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大幅减轻,空余时间相对充裕,出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自学能力等考虑,优质教辅书的需求量仍然可观。

认知特征。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具有鲜明特征,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尚在发展之中,这是决定购书取向的重要因素。例如,阅读文字内容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形象生动的漫画更有吸引力,能够激发阅读欲望,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故事空间。漫画还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其形象思维。

经典魅力。文学类图书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从统计数据看,中小学生的文学书籍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如四大名著、《海底两万里》等,以及近年来的热点畅销书,如《三体》《百年孤独》《白夜行》等。社交媒体时代,读者能够通过更多样的渠道链接到图书资源,但经典永不过时,它们启发着一代代青少年,具有长盛的生命力。

政策导向。近年来,主题出版类图书受到广泛欢迎,也带动了中小学生相关消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级党政机关和学校纷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相继开展,社会各界学习党史、庆祝建党百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对青少年的信念志向、人格追求等形成了积极导向,也直接促进了青少年购买党史读物等主题出版类书籍的热情。

兴趣偏好。中小学生购书榜单中不乏一些小众图书,如《古琴的常识和演奏》《花鸟工笔写真》等,涉及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可见中小学生的阅读口味是多元、多变、细分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书渠道,也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满足。

5.多方合力创设环境,提升分级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需求与身心健康成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今天,要正确指导中小学生购书及阅读行为,提高其甄别能力,使其在“开卷有益”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家长:引导孩子与好书交友,鼓励其拓展知识储备。家长是孩子购书的“把关人”,应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他们的购书行为提供指导。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时,要考虑到图书的内容质量和思想倾向,同时也要结合其阅读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其筛选出适合的书籍。调查发现,当下不少小学生已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或智能技术方面的书籍,如《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即使是面向青少年的通俗科普版本,也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从拓展知识储备的角度出发,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购买、阅读此类书籍,并陪伴孩子阅读,帮助孩子理解图书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