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届金鸡奖《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的思想解放与反思,到《红高粱》《霸王别姬》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从《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的关照,到《流浪地球》用硬核科幻搭建起中国电影的宇宙史诗,正如“金鸡啼晓”的象征意义,金鸡百花电影节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着中国电影在时代浪潮中的创作脉搏。
备受关注的金鸡电影学堂将举办5场活动,其中,匈牙利大师级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将携新作《寂静的朋友》与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展开对话。日本著名电影制作人川村元气,也将与他最新执导的《8号出口》,一起来到金鸡电影学堂,讲述他如何缔造《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百亿级IP。
“在世界电影的宏大版图中,中国电影用两个甲子的时间,完成了一次独特的文化跋涉。”杨蕊说,“中国电影一直具有海纳百川的气质,也自有独特之处。”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文化自觉。“戏影结合”的《定军山》,巧妙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大众文艺资源,使中国电影自诞生起便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一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
基于此,杨蕊建议,当下,中国电影与国际对话的方式,要从“讲故事”到“讲思维”,分享中国人理解和组织世界的方式,同时构建自主评价体系。
纵观中国电影12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变”的,是贯穿始终的自立自强精神。作为电影工作教育者,面对青年学子,杨蕊常提问一个问题:“你的故事,为什么必须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她说,“技术和方法可以学习,但文化的根必须自立。”
当金鸡再次赴约鹭岛,中国电影的新故事,正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