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汽车业加速供应链重构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05-13 18:23:49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挑战仍存

 

今年上海车展首次设立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包括半导体及芯片在内的近50家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首次亮相。无论是参展企业数量,还是参展面积,较上届均实现大幅度增长。这充分体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变革在加速推动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已成为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还有相当多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涌入整车馆,走向前台,与整车企业同台竞技。据主办方统计,位于整车馆的供应链企业展位数量超20家。从动力电池到补能系统,从新型感知零部件到车规级芯片,从智驾方案到智能座舱,不仅中国供应链企业唱主角,而且人气一点不输于整车企业。可以说,今天中国汽车产业形成的换道领跑优势,既得益于整车企业的快速成长,更在于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上海车展的作用已超越汽车展会本身,成为重构全球汽车产业规则与价值坐标的战略高地。在感受车展繁荣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透过大量新车发布,可看到产品同质化与低价化明显,“内卷式”竞争隐患重重,行业竞争升温将使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尤其是供应链的部分关键环节尚未实现自主可控,“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仍任重道远。

 

原材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电动化产业链存在挑战。张永伟表示,在原材料领域,全球锂、钴、镍资源的分布过于集中。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上游资源的供应缺口可能会一直存在。同时,电池会逐渐成为受贸易投资政策波及比较大的领域,围绕动力电池的价格波动、碳关税、投资风险、重大技术突破等均会影响供应链。

 

芯片、软件、硬件等智能化供应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汽车芯片产业既高度分工,又高度集中,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和高脆弱性;汽车软件规模增加,安全问题凸显;操作系统、大模型集中化导致产业发展面临高不确定性;汽车软硬件深度绑定加深脆弱性;大算力计算平台的开发应用,让车企研发投入急剧增加,亟需降本增效解决方案。”张永伟强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