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姚海军通过《科幻世界》建立了一个集编辑、出版、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链,也利用个人影响力主导了多个科幻奖项和重要活动的运作,包括创办华语科幻“星云奖”。
姚海军曾提到,《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即使科幻创作不能做到雅俗共赏,也要在‘俗’上有所表现,只要在市场上有战斗力,中国科幻或许就不会再‘流浪’”。
小说《流浪地球》由刘慈欣创作,首次发表于2000年的《科幻世界》,后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下映时,电影《流浪地球》内地总票房达46亿元,成为现象级电影。
近年来,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也有了更大野心,也开始投资电影。比如,该公司参与了一些科幻类影视剧的改编等。多位受访者称,在此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相关问题目前不得而知。
2019年2月,姚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科幻产业的利润中心随着产业的进化升级不断向下游转移,文学创作是科幻产业链里最上游最基础的一环——由杂志培养新人,靠畅销书获取更大影响力,靠影视突破传统范围收割更多经济价值,靠游戏动漫等周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
“科幻杂志虽不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利润,却是核心灵魂,其地位在未来是不可替代的。”他称。
孙佳宁等多位科幻圈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各种资本蜂拥而至,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科幻圈的一些大赛、颁奖典礼等,参与者的构成却越来越杂,很多人抱着逐利目的进来。“各方资本涌入,都想分一杯羹,这使得科幻圈变得不那么纯粹。”
此外,姚海军还被曝出过涉嫌无视版权私自牟利问题。2021年,一位曾在《科幻世界》杂志工作过的编辑撰文批评姚海军涉及版权问题。这名编辑称,姚海军代表《科幻世界》杂志社与外省出版社合作,将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的部分作品结集成书。这位编辑称:“至于怎么合作的,如何分账如何算钱,迄今我也没调查出来。因为这套书完全没进(《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出版发行体系,所以社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套书存在。”
受访者认为,姚海军被查的具体原因还需要等待官方通报,但其被查对中国科幻圈造成的心理冲击正在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