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钟秉枢对记者表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经过了14年的发展变化,对比日本和韩国来看,日本在东京举办了2020年夏季奥运会(因新冠疫情延至2021年举办),1998年在长 野举办过冬季奥运会,时间间隔了23年;韩国汉城(后改为“首尔”)1988年举办了夏季奥运会,2018年举办了平昌冬奥会,间隔了30年;只有中国的夏奥会与冬奥会之间间隔的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快。
“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现代化进程的提升。因为夏季奥运会项目对人的要求、装备的要求、环境和条件的要求都比冬季奥运会项目相对要简单,很多项目都可以在室外进行。包括很多国家举办的夏奥会,游泳、跳水等项目也都是在室外进行。但是冬奥会虽然有的项目在室外进行, 但对室外自然条件的要求非常高,难度、高度、坡度,雪的质量、风速、温度等要求都很高,这就意味着所需的设施建设要求会很高,如果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程度,就不可能举办冬奥会。”钟秉枢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一行曾到首钢园区参观考察,对改造后的“四块冰”赞誉有佳。北京冬奥会之前,英国运动员领队杰米?马修曾表示,首钢园的大跳台是全球最好的赛道之一,运动员们都感觉很棒,期待能在这条完美赛道有更好的发挥。

2月8日,在首钢大跳台比赛的谷爱凌
位于首钢园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中国女运动员谷爱凌、杨硕瑞,男运动员何金博均在此参与角逐。2月8日,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了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赛后,她对首钢大跳台这个赛道赞不绝口。

多国运动员都对首钢大跳台称赞。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冠军比尔可?鲁德表示,“2019年沸雪世界杯我就在这里滑过,我也获得了金牌,我觉得它非常棒,再次来到这里,我可以展示大的动作技巧,第二次在这里赢得金牌,真的特别棒。”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文章曾写道:这里曾是国有钢铁厂,帮助中国成为钢铁生产的全球领军者,如今庞大的厂区已被改造为城市绿洲,锈迹斑斑的工厂和机械被保留下来,但其余的空间,被草坪、如同镜面的池塘和大量植被填满。
本刊记者了解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之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它也将继续保留比赛和训练的功能,并且会向公众开放。未来还会有极限公园,VR综合体验馆,特色咖啡馆,特色精品酒店,相继登场,首钢园也将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实现它的新价值。
冬奥会的举办,不仅给人们留下丰厚的场馆资源,还掀起了全国各地冰雪资源建设热。在冰雪运动的热潮之下,中国冬季运动场馆设施建设仍在不断发力。《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2016-2022年)》提出了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的“小目标”。

北京冬奥会不仅带动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而且对于树立中国大国形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改善中国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