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是否会成为未来文学作品和其他书籍新作的主要销售手段?樊星认为在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直播带货会成为图书销售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是一个各种新点子、新尝试层出不穷、流光溢彩的年代,也是一个很多新尝试“各领风骚两三年”的时代。能否长久,一切取决于“知识带货”能否不断适应广大粉丝、读者日新月异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一旦各路“知识”网红蜂拥而上,势必形成竞争态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不断出新,不断推出新的热门人物、畅销书、热议作品,引发大众的持续聚焦、议论,至关重要。
“知识网红”直播带货,总归是一件好事,它的商业逻辑,也不存在对作家的文学创作和作品文学价值的实现造成伤害。“优秀的文史作品从来都有市场,包括相当具有阅读难度的作品,如《易经》、李商隐的诗,还有西方的那些经典,如《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等。文学与‘商业逻辑’的结合没什么可怕。鲁迅也非常注重稿费和版税的收入。”
周百义也认为,直播带货只是一种销售的方式,不会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的价值实现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意见领袖的作用和读者的从众心理,在图书的购买上,可能受现场氛围的影响,有些盲目性。但作为一个作家,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作品在直播时大卖而忘乎所以。一部作品的价值,能否成为经典传之后世,除了读者,还需要批评家、学者等的评判。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畅销的图书可能是一部经典,也可能是一部昙花一现的快餐式读物,这一点大家都十分清楚,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互联网真会降低人们的智商。
记者万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