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供销社回归”,似乎突然又成了一个互联网舆论热点。一个不算熟悉的朋友发了个朋友圈:“这两天都在说供销社要回归,归不归咱不管,但……如果供销社回来,也应该是新时代、智慧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供销社,是不?”
供销社,是“复活”或者“回来”了吗?
2021年,全国供销社总销售额6.26万亿!这个数字,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所有并表收入的8.8倍。并表的,包括淘宝、天猫、阿里云、饿了么、高德地图、菜鸟还有……
202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企业,全球营业额也不过5591.5亿美元。
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杏花沟里的一个小山村里,唯一能打酱油的地方,是粉红色桃花树边的土房子。是一位老大哥营业的“村供销社”。这位大哥说,收入一般,但一定坚持下去。
供销社在商品零售领域,似乎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很久。但在农业农民农村领域里,却一直是活跃的存在。种子、肥料、农药、部分农业机械……我们看不见的“旧”领域,供销社每日交易量巨大。

供销社,不是“复活”,不是“回来”。它一直都在,还挺活跃。这两年,供销社还有些新业务:土地全面托管面积6700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施肥、防治、农机作业)2.7亿亩次。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却似曾有轮回。坦率说,我们根本不太了解,供销社到底是怎么回事。盲目的意见表达,十有八九会掉进坑里,适得其反。
但,乡里的供销社,你可还记得?记得,那个供销社,和北京团结湖路口的那个供销社,真的不一样。
它,一直都在,不是“复活”,也不只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