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吉林男孩邢益凡坐着轮椅被父母推进了北航的校园,他许下了一个愿望,想做中国的“霍金”。一个渐冻症孩子正常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是不易,邢益凡远远走在了前面。邢益凡一路读书读到了大学,还想走得更远。
竞赛班的教学速度极快,但邢益凡的身体状况让他需要花成倍的精力来吸纳这些知识。邢爸邢妈一度动过让他转到普通班的念头,最终还是在邢益凡的坚持下没有换。
丁楠鲜少能够看到像邢益凡般内驱力这样强的孩子,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体的疼痛掉过一滴眼泪,却因为某次的成绩不理想而情绪崩溃大哭。学习是他自我价值的全部体现。邢益凡几乎没有缺过一节早课,尽管对于他而言要在6点50准时到校,需要五点钟就起床准备。邢益凡在高三晚上的学习时间,和其他孩子一样,都会到后半夜甚至凌晨。
“我要做中国的霍金。”邢益凡在高二的时候就对好朋友纪嘉元说过,“我要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宇宙和星空。”
当一个渐冻症孩子有了一个梦想,全世界都在为他加油。每个老师都会习惯性地在下课之后,再在教室里再等一会儿,看看邢益凡有没有问题,在批改作业时特别看一下邢益凡的卷子,及时告诉他哪里出了问题。
进入竞赛班,邢益凡不能再让同学们照顾了。邢爸邢妈轮流全程陪读,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三年。让丁楠没想到的是,邢爸邢妈不仅没有影响到班级师生相处的日常,反而彻底融入了他们班。就连毕业照,也没落下邢爸邢妈。丁楠鲜少见到邢爸邢妈愁眉苦脸,他们笑语盈盈,似乎苦难从没有降临过这个家庭。
带着“霍金梦”,一家人继续一起往前走
除了邢益凡的位置固定不动,其他同学的位置每周轮流调换:女同学帮邢益凡整理卷子,男同学帮忙挪挪凳子,不需要要求。
丁楠惊讶地发现,邢益凡的存在成为了一种连接??学生与学生的,学生和家长的,甚至家长和家长的。
繁忙的课业中,邢益凡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去做实验,去大学里做社会实践??一切能出去看看的机会,对于邢益凡而言都弥足珍贵。知道邢益凡自己不能抬手,同学们就把着他的胳膊帮他做实验。
好友纪嘉元还记得,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运动会上推着邢益凡到处走,去看运动员跳高、跑步。纪嘉元能从邢益凡惊喜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落寞的底色,但同样稚嫩的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安慰。
只要邢益凡有空的课间,纪嘉元都会跑过去“黏”着他,缠着讲数学题,跟他聊聊班上哪个女生长得漂亮。如果条件允许,纪嘉元还会推着小邢跑到别的班去认识新朋友。
选志愿的时候,邢益凡没有选择父亲任教的东北电力大学。邢益凡告诉爸爸,“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能走得远一点就走呗。”
邢爸邢妈决定实现孩子的霍金梦。为此,邢妈办理了停薪留职,陪着邢益凡远赴北京,开启下一段旅程。如今,北航为邢益凡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这个有着霍金梦的18公斤男孩儿,终于要走向属于他更广阔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