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目前,数字职业从业者已成为行业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但各高校等人才培养培训机构在与数字职业对接方面稍显滞后。
“目前,我国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院校达200余所,但是每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规模仅2万余人。”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才专家组专家、国科华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潘彭丹看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供给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人才成长和培养速度显著落后于技术与社会变革的整体速度。
刘建军表示,此次标注数字职业体现了国家对数字领域人才的高需求量和高重视度,数字人才的刚需时代已然开启,数字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势在必行。
“标注数字职业及后续职业标准体系建设,将为院校培养数字化人才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资源开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明确方向规则,成为各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基本遵循。”刘建军认为,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化治理的改进完善,数字职业将与时俱进地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在教育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更好地促进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原生动力,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据悉,目前人社部牵头各部委、行业协会组织已依据数字职业标注成果,启动了数字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快推进数字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编制、社会培训教材及数字课程资源与平台的开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贯通、数字化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完善等重点工作。这些举措将为成百上千万的数字职业者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拓展专业发展空间,打通职务晋升通道,体现出对数字人才的尊重和认可,让数字人才有盼头、有干头、有甜头,必将极大激发数字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