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户外音乐节多引入摇滚或民谣,用轮番上场的明星和乐队来拉高观众的嗨点。今年国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走出剧场,同样策划了一个户外音乐节,但另辟蹊径,摒弃了主流的摇滚和民谣风,打造了沪上首个户外国风音乐节。
国庆期间,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与上海世纪公园联合主办的“潮玩国风音乐节”在世纪公园登陆,连续5天,带来10场“小而美”的国风音乐会。
音乐节全公益,免费对公众开放预约,预约名额不久便一抢而空。音乐节开始后,世纪公园迎来大批慕名而来的观众和观光客流,最终,在各方严格管控下,以场场满座、观众8000人次的战果收官。

自得琴社“琴为何物”音乐会
连续5天,10场小而美音乐会
音乐节首日,自得琴社“琴为何物”音乐会率先开场,很多没有预约到观演票的观众早早排起了队。自得琴社以唐代复原装束造型登场,早上9点便开始做妆造,“我们希望吸引到更多不同的观众群体,国风音乐节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海上雅乐则连续带来“国风”与“爵士流行”两大主题演出,虽然是传统的民乐合奏,演奏的却是年轻人喜欢和熟悉的火热影视IP主题音乐。
“吴韵一哥”高博文领衔上海评弹团上演了“群星江南风”,《声声慢》《花好月圆》等熟悉的曲调在软糯的评弹里响起,演员们身着瑰丽旗袍与儒雅长衫亮相,唤起了观众心里的江南风情。“评弹不只是翻来覆去的传统曲调,不只是爷爷喜欢,同样可以变得好听、变得时尚,变得让年轻人喜欢。”高博文说。

高博文领街上海评弹团群星江南风演唱会
“昆曲王子”张军联手山泽四重奏,中西合璧,让昆曲焕然一新。张军与贝斯手的跨界联动更是引爆现场,“昆曲都能摇滚起来,太潮了!”观众雀跃地说。“35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昆曲没人看、跌到谷底的过去。随着中国文化强盛,我们越来越有机会跟年轻朋友来分享以昆曲为代表的国潮。”张军感慨。

张军笛声何处新雅乐流行音乐会
音乐节还迎来了一支相当年轻的国乐组合??风林火山融合乐团。四位年轻男孩用唢呐、笙、阮等民族乐器混合电子音乐,让《大中国》《倩女幽魂》《菊次郎的夏天》等旧曲新编,玩出新风貌。

风林火山融合乐团动感国乐之夜
舍卫国乐团压阵出场,带来了“尺八、手碟与歌”,一管无孔的箫、一张没有高音的鼓、一段没有固定曲调的人声,三个人用最简单的乐器,回归到对声音最纯粹的知觉中。
作为特邀嘉宾,擅长演绎古风歌曲的张紫宁也来到音乐节现场,献唱了多首国风乐曲,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张紫宁
跳出舒适圈,不断尝试新玩法
虽然有16年的专业演出经验,但第一次在户外操办大型音乐节,东艺还是遇到了不少挑战。
“相较传统的古典音乐会,户外音乐节的观众往往更热情,如何把户外的声音和视效做得不低于音乐厅,最大程度发挥户外优势,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让观众听得舒服、看得带感,东艺在策划初期便着手考虑声音、视效。
不只有“小而美”的音乐会,音乐节还策划了国风巡游、创意市集等配套内容,让观众流连其中,乐而忘返。
如今,上海的剧场里常能见汉服观众的身影,既然是国风音乐节,何不让汉服爱好者穿着汉服参与?策划音乐节时,同为汉服爱好者的一名工作人员的提议,得到了团队的积极响应。
“国风巡游”的召集令一经网络发布,迅速收到了响应,短短几天内爆满,不仅有母女齐上阵,还有外地的汉服爱好者自费来访参与。
巡游现场,鹤川、清音、九井宴、庄翰等知名国风KOL,引来数百位汉服爱好者相随,或打伞、或提灯、或拿扇,带来一场养眼的“穿越”之旅。
近年来,东艺正在不断跳出“舒适圈”,不断推陈出新,尝试新玩法,节目策划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的趋势。
2018年以来,东艺开始从演出平台转型为制作平台,陆续推出多部舞台作品,包括舞台剧《金家花园》、戏剧《日出》。建党百年之际,东艺又推出明星版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并于国庆期间开启二度全国巡演。
“潮玩国风音乐节”作为东艺在户外的首次尝试,让更多人领略到国潮文化的魅力,也再一次拓宽了剧院的尝试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