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时代呼唤新科研机制。“任务定榜”“前沿引榜”“企业出榜”“需求张榜”……根据不同任务类型、不同创新主体,江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探索多种“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模式,突破高质量大尺寸氮化镓单晶衬底、高强高模碳纤维、高端DSP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振镜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面临制约。公司与科研机构共建创新中心,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制攻关,三年磨一剑,终于研发出数字振镜生产样机。“灵活高效的科研机制,助力企业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经济大省江苏如何做强研究、应用、生产全链条,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
如果项目失败,则结题收官,宽容失败;如果成功,财政资金转为股权,继续支持企业发展??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创“拨投结合”政产学研一体化孵化机制,让创业者“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同行三四年做的事,我们只用了一年,堪称奇迹。”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新说,在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从资金到研发全链条支持下,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造出第三代半导体制造设备样机,订单纷至沓来。
成立10年来,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243个联合创新中心,转化7000多项科技成果,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
紧扣“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江苏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培育创新型经济新引擎。5年来,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2.5件增加到50.4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1.3万家发展到4.4万家。
先人一步,才能抢占先机;快人一拍,方能勇立潮头。
兔年首个工作日,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常州发力打造“新能源之都”。高校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开辟“龙城人才计划”新能源专项,最高500万元奖励企业攻关核心技术……10条新举措助推,常州新能源产业进入快车道。
不仅是常州。南京聚焦六个前沿领域实施未来产业专项行动;无锡江阴打造临港氢能产业园,培育核心产业链;泰州高港瞄准万亿级储能市场,集聚一批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宿迁建设数字经济中心,优化产业和人才载体……从世界工厂到产业高地,江苏各地抢先布局新赛道、竞逐新经济。
创新无限,未来已来。2月15日,科技部等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江苏6个城市跻身30强;同日发布的“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江苏13个设区市中有12个上榜。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责无旁贷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江苏将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新时代新征程良好开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