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年轻人们的愿望是离开家乡,离开收入微薄的土地和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希望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追寻自己的未来。近几年,一群名为“新农人”的年轻人,用行动证明,回到家乡同样也有成就新生活的可能。
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的何爽,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17年,21岁的何爽辞去空乘工作,回到家乡会理,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卖石榴。创业不到五年,这个年轻女孩经历过被骗的窘境,也收获了创业成功的果实。
在从小生长的村庄里,一片石榴果树的中间,她建起了自己的发货仓库,四周全是果树。每年8月到10月是石榴成熟的季节,也是她最忙的时候,从采摘到发货,一直要忙到11月中旬才能轻松下来。
在十一月末的一个傍晚,我们以电话的形式完成了这次交谈。电话那头,身在会理的何爽语速很快,带着西南地区口音的普通话清脆爽朗,有一种山野赋予的坦荡自在。她说起这几年创业路上的经历,无论是窘境还是成绩,都带着一种轻描淡写的随意,似乎路途就该如此,充满曲折,充满乐趣,没有捷径。
以下是她的故事。
小城女孩,以及她的空姐梦
会理是四川省最南端的一个城市,离云南很近,冬暖夏凉,有“石榴之乡”的称号。如果你春天的时候来这儿,漫山遍野都会开满石榴花,红如丹霞,传闻城里最老的一棵石榴树有208岁的高龄,也仍不错过每个花期。会理石榴不光好看,还好吃,从唐朝时起,就是皇帝御定的贡品。
何爽是长在石榴树下的孩子,春天的石榴花,夏秋的石榴果,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小时候每年到了石榴成熟的季节,她也会跟着家人摘石榴,做农活。长大后,上学离家的那几年,每到了七、八月份,身在异地的她就会开始馋家里石榴的味道。她总觉得,在外面买的石榴远比不上会理的石榴,“我从几岁就开始接触石榴,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不是会理的石榴,外观就不一样,口感更不一样。”

会理的石榴个头大,薄薄的外皮被果肉挤得圆鼓鼓的,果肉红艳饱满,水分充裕,石榴籽却是软的,不吐也无妨,嚼起来也是嫩生生的。“上大学那几年,每年九月份返校的时候带给同学吃,他们也觉得好吃。”对于家乡的石榴,何爽总是自豪的。
但对于那时候的何爽来说,好吃归好吃,小时候却从没想过要留在家乡种石榴。“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大家从小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走出大凉山。”
“走出大凉山”,乍一听,就会让想起无数的“寒门故事”,对于许多西南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走出大凉山,就是那个贯穿于他们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愿望。这个愿望无比实际,又总是遥远。
这个小城姑娘,小时候其实一直有个“空姐梦”。
高三那年她很明确地想要学空乘专业,报考了中国民航大学,普通话没过,又报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面试通过了,结果文化课失利,再次失之交臂。她上了师范,念了幼师专业,曲线救国参加了学校的礼仪部,找活动现场当礼仪志愿者,不断磨练和学习仪态。最后,2016年,她通过了东方航空的社会招聘,终于成了一名空乘。

梦想成真的滋味却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她画着精致的妆容,奔波于不同城市之间,“飞24休24,飞48休48”,工作任务其实并不太重,但那段时间她朋友不多,也不太爱出门闲逛,多数休息时间就宅在家里睡觉,感觉身边能“惺惺相惜”的人很少。“领导布置了什么样的工作,就去完成。”生活光鲜且稳定,却又似乎陷入了另一种无趣。
2017年,在天上飞了大半年的何爽,辞职了。
那个当年想要走出大凉山的女孩,在看过了繁华都市后,又回到了这里。
这个决定始于一个冲动。还在当空姐的何爽某天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四川的女大学生在果园里直播卖水果,一个月赚了18万元。”这个直播卖货的“女大学生”,是何爽当年一起读书的高中同学。对直播知之甚少的何爽发现,那时候在直播平台上卖货的主播并不多,在果园里直播的就更少。
她看到了商机,决定在互联网世界重启自己的事业。
成为“石榴姐”
在开始直播之前,何爽甚至没怎么看过直播,不懂,于是就跟着一个在MCN机构工作的朋友一起干。“她跟我说她朋友有个店铺,我的石榴可以上架到那个店铺里面。然后自己直播去卖,卖了之后由我自己来发货,卖多少钱他们来定,我给他们一个供货价。我觉得可以就开始直播了。”
面对镜头,她不太会觉得紧张,更多时候,像是在向身边的朋友介绍自己家种的水果,深邃的眉眼透着一股倔强认真。

很短的时间,何爽的直播间火了,她发现MCN机构给她使用的账号并不是以她的身份注册的,她想起当初是将自己的资料委托给朋友去注册,没想到对方实际上并没有这么操作。
类似的事情紧接着,又发生了一次。她给一家网店做石榴的供货,然后在对方的账号上直播,流量成绩很好。可快到双11的时候,对方突然就跟她说:“双11我们不卖石榴了,要卖别的品类。”
后来她看到这家店的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被问到怎么能快速将流量推起来,他们回答说“高价找了个网红带货”。
经历过这两次不太愉快的合作,何爽开始用“笨”办法另起炉灶。
她在淘宝上一家一家私信那些销量比较好的店铺,跟客服聊,说自己是做原产地供应的,能给他们供应石榴。她一共私信了得有上百个店铺,有人直接拒绝她,有人压根不回复,多数的时候都在吃闭门羹,但也有一些客服会选择给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