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从离开到回归,海南农村里的返乡“新农人”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董宇平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52:00 | 25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海南乡村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曾经培育了一批批人才,也走出了一批批的人才。由于农村没有产业,无法提供就业岗位,大批年轻人被迫离开家乡进城打工。

新时代十年的发展,海南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扎根乡土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带村致富的新乡贤、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成为了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乡村振兴工作队:撂荒地上长出金果,贫困村日子变红火

1.jpeg

2022年6月,果农在文昌市东阁镇百香果示范基地采摘百香果。文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冬日清晨,凉意阵阵,但在文昌市东阁镇的百香果示范基地,是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绿油油的藤蔓下,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百香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谁曾想,眼前这片硕果累累的果园,曾经是一片撂荒地。

近年来,文昌市各乡镇受农田耕种条件差、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民外出务工等影响,当地宝贵的土地资源白白被浪费。2021年起,文昌市东阁镇凤山村通过重点整治撂荒地的方式来种植百香果,这一产业让周边村民们拍手叫好,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以及在基地务工挣“薪金”,让他们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为什么选择种百香果?据文昌市东阁镇凤山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吕新华介绍说,在市场调查中他们发现,这类果品市场价高,“而且种起来结果快、果量大、市场需求高,很快就能看到收益”,于是,种植百香果成为村里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

吕新华是省里派驻的村干部。2019年2月以来,海南连续选派两批,每批派出8400余名干部、2756支乡村振兴工作队,他们如满天星般散布在海南大大小小的村庄里。

乡村振兴工作队不仅要“下得去”,还要“融得进”“干得好”,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村民的眼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队队长的省妇联派驻干部刘丽红“红姐”就是这样的“三得”人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但是缺少特色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受限,村民之前的收入主要来源为橡胶、槟榔、冬季瓜菜及外出务工等。2020年5月,48岁的刘丽红初到共村。这两年多里,她不知在村里转了多少圈,爽朗的笑声都印在了村民们的心里,整个村也已经悄悄变了样。

到了村里后,她注意到保亭发布了红毛丹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于是她根据共村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把红毛丹产业作为共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来发展。2021年,她率领村级集体经济投入185.16万元入股农联公司,发展仓储物流产业,盘活资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谈到共村今后的发展,她目光如炬,娓娓道来……共村的美好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有发展难点吗?有,每一个驻村干部并非“人到病除”。发展路径如何选、政策瓶颈怎么破……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2022年以来,海南通过落实10条措施,包括乡村振兴专项述职、强化队伍建设、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学习培训全覆盖、开展大比武、以及强化日常考核、考勤、激励制度等,一步步打造乡村振兴的“精兵劲旅”。就在几天前,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的四十余名乡村振兴干部组团外出“取经”,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返乡乡贤:建设家乡爱家乡,带领村民鼓腰包

2.jpeg

资料图,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村莲雾种植基地。

冬日里的琼州,仍旧处处生机勃发。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村3000亩莲雾种植基地,一颗颗红宝石般的果子镶嵌其间。农户们小心翼翼地采摘、装箱,客商们在地头上商洽收购。说起这片基地,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茄?村党支部书记王琼。

“他敢想敢折腾,能干实事!”这是村民对王琼最多的评价。15岁那年,王琼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摆摊卖过猪肉,当过环卫工,做过足疗师,后来与人合伙开洗涤店。2009年,他迁厂回乡并优先雇佣残障人士及贫困户。2012年,王琼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那时的他年仅24岁。

2013年,王琼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发现莲雾的商机后,他费尽心思“挖”来技术大咖和本土知名的莲雾种植土专家,为村里莲雾产业的启动保驾护航。如今,全村连片莲雾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亩,加入莲雾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村民143人,旺季最多时可为20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莲雾村”。

骨子里充满闯劲的王琼不断学习和尝试新鲜事物,他在社交平台开启了直播带货,不但提高了莲雾销售额,还为茄?村的美丽风光打出了广告,为家乡持续引来客人。“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整合完善莲雾种植产业链,带动全村走向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在王琼眼里,茄?村的未来蒸蒸日上。

像王琼这样的乡贤,在村民们的心里是见多识广、凝聚人心、能引资引智的形象,在海南的很多农村,他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走上定安大山村主干道的游客,都会对一幅长达150米的“中国百山图”赞叹连连,上有雄伟的泰山、奇绝的黄山、险峻的峨眉山……主干道两侧的石碑还刻有古诗词、名句,名句的年代逐渐靠近现代,最后汇成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在这里奇妙交汇。

这也是村里的乡贤翻遍典籍,寻找名句、名篇,精心雕琢的文化景观。负责施工的乡贤莫庆明毫不吝啬地捐赠了10块景观石,免费运输、吊装、安装,一口气为村里省下了18万元的费用。 “村里的事就是要大家一起出力!”已到花甲之年的莫庆明为家乡出力,心里便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