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川川说,当观众逐渐厌倦劲歌热舞,中国舞便渐渐成为能抚慰人心的美好存在,“我很偏爱不为输赢只为极致的纯粹表达”。
著名青年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副主任郑璐,先后带领学生参与录制了《国家宝藏》《舞千年》等。她指出,中国文化自带一种隽永、平和的气韵,“它不是立马可以分高低,有时候是一种互相欣赏、淡淡观赏的感觉”。
郑璐执教的古典舞系学生,性格相对内敛。“在一个传统文化氛围里,这些学生不愿意过多彰显个性,不会像西方现代舞者一样只表达自己。我对学生说,你们一定要‘潜’在文化里面去表达”。
不张扬,不代表没想法。郑璐感慨,如果专门给学生创意和想象的空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些意外的东西。比如参与《国家宝藏?展演季》,就是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作过程。10名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学生化身商周十供兽面纹上青铜器上的纹饰,通过演绎肆意横行的猛兽被规训之后归于庙堂的过程,表达对“礼”的理解和传承。
“每年新生入校,我都对他们说,你们来这儿可不是只为了学一门技艺以后出去吃饭的,你们是要为中国古典舞事业添砖加瓦的。”郑璐说。
中国舞从线下走到线上,变成火出圈的热点。郑璐觉得,目前综艺节目的镜头语言已经放大了舞者以往不被注意的美好一面,但中国舞还有更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审美点。
“不仅仅是身体和表情,还有一些力量的美和质感,如果能被镜头表达出来,看起来会更漂亮。”郑璐说,她正在开展课题研究,希望能达成舞蹈美学和镜头语言的更好结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