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牛”人林家卫:我是这样玩转雕塑与绘画的

来源:时代面孔 | 作者:史凯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2:00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点染、勾勒、泼墨??笔触行云流水般地在虚与实之间游走,一气呵成。一会儿功夫,沉稳健硕的一头牛跃然纸上。

采访林家卫是从他现场创作一幅画开始的,他已经记不清到目前为止他一共画过多少幅牛。

林家卫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画牛,笔下的每一头牛都神态迥异,其作品看似逼真,实则用的是写意技法,在虚实和留白之间引人遐想,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林家卫说,自己与牛有不解之缘,而且自己画作风格的形成与以往的经历密不可分。

“画牛其实也是在感动自己”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擅长与喜好,比如齐白石将虾画得活灵活现,徐悲鸿擅长画马,而林家卫擅长画牛,将画牛发挥得淋漓尽致。

林家卫画牛信手拈来,每一头牛的神情、姿势都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性格也都不一样。他笔下的牛,生动传神。而这种创造力,绝非一日之功。

“我之前画过山水、画过人物,然后画动物画了7年。”林家卫说,“画牛的本身也是在感动我自己的人生。”

林家卫从小生活在农村,与牛朝夕相处,摸爬滚打,对牛的脾性十分了解,对牛的感情很深。

“画家的绘画喜好,往往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东西,有时无法表达内心的时候,只能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林家卫说。

林家卫笔下的牛强壮健硕,总是保持着勇于开拓的前进和奋斗的姿态,勇于拓荒劳作。

林家卫说,他非常喜欢牛,牛有朴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也有关于牛的精神的阐述,还有艺术上的“五牛精神”,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有奉献精神,有忘我的精神,很契合当下时代。

“我对牛的热衷与崇敬还有一层原因在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牛年,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牛年,今年建党百年是牛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感受到香港回归祖国,国家的强盛,经历建党百年,很荣幸很自豪。我本人也是牛年出生的人,我与牛有很深的不解之缘。”林家卫说。

“可以说,牛,是我的自我写照,也是我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礼赞。我创作的每一头牛都表达了对身后这片土地的挚爱。”

不久前,林家卫向福建平潭赠送“三牛精神”艺术作品时,分享了他对“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的理解。林家卫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争当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新任务,争当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面对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争当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在他看来,中国画的魅力在于,在简单勾勒的水墨中,可以书写表达人类的大山大河、世间大爱。如果一个艺术家不能将爱传递给人们,或者不能让人们快乐及有所感触,那么这其艺术品就索然无味,也不具备社会价值。

“我们只要有热爱有情怀,作品的高度就有了。”林家卫说。

将绘画与雕塑融合

业内对林家卫的绘画作品给予的最多评价莫过于:张力十足、虚实结合、重在留白。而林家卫作品呈现出的张力,与他以前的专业也有很大关系。

“我是雕塑科班毕业,雕塑讲究质量、空间及内在。雕塑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明显的绘画性特点,而雕塑的风格又可以影响绘画创作。

林家卫创作的雕塑粗犷不羁、大气奔放,他的代表作有《马江海战》《一国两制》《铁骨狂飙》《护古》《精卫》《开拓者》《班超西行》《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等。

1994年,林家卫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浮雕《锦绣八闽》。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这是我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次创作,能有幸参与人民大会堂的浮雕创作,我深感自豪。”

林家卫将雕塑和国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认为,中国画意境对中国当代雕塑影响深远。

对于留白,在林家卫看来,很多人常觉得画得多了、画得满了才是好的,才能表达丰富的思想和内容,其实不然。绘画重在留白,但留白也不等于不画或刻意少画。留白应该说是留出空白、留有余地,讲究整体的协调且引人遐想与探索。

留白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禅意,能够让作品达到极致,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形状来表达中心思想和内容实质,才是精髓。每一处的留白都有一定的意境,艺术表现上要恰到好处。

“留白简单说叫空间,但所谓空间不是大就有意境,小空间表达好,也是大空间,也有大意境。艺术的表达切忌过了头,画画讲究恰到好处,别在画里面堆积太多。”

林家卫说,现在很多画家就喜欢多画,一张画里面有些留白会更好,画得太多太满就会很乱,这有时其实与创作者本人对人生的认识、阅历、经历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一张画其实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信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态度的,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情态、心胸等层面。

“而且画得太全面了,我觉得也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林家卫说。以恰到好处的勾勒彰显出精气神,是林家卫每幅画、每件雕塑作品所看重的。

“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情怀与情感,内心要保持清澈。”林家卫说,美术工作者要有向心力,这样才能有创造力,中国美术事业才能迸发出火花,绽放出梦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