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特别讨巧的话题,你要是单讲诗的话就很讨巧,因为诗短小精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每个人听了都能立刻有代入感。但这本书还是想写历史的,诗是一个引子。一旦说到历史,其实它是相对要深的。而且虽然我自己很有热情,但并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会感兴趣,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女性需要女性榜样,历史是用来讲事实的
为何如此想让年轻人了解这些古代女性的故事?蒙曼说一个原因是她想告诉读者,中国历史不仅仅是二十四史写出来的样子,“二十四史是男性历史,但是中国古代和现在一样,有一半的人口是女性,如果我们对古代女性一无所知,我觉得那其实你是对人类历史的一半一无所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另外我觉得女性需要女性榜样,但是,我们能够给女孩竖起来的榜样好像很少,但事实上,随着女性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觉得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精神上的引领、鼓励,让她知道女性可以突破很多界限,那么我们到哪去寻找榜样呢?除了身边的女性外,当然是在古今历史中寻找。”
所以,蒙曼给自己写作设定的最重要角度就是所写的历史中的女性,要和那个时代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和历史割裂,“就像写下了著名的《载驰》的许穆夫人,她是春秋时代的女性,那时的女性是家族联姻的产物,必须为你娘家做出政治上的贡献,你只有把她放在她的那个位置上去,你才能理解她当时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那么做?意义是什么?她的不得已又在哪儿?”
虽然书中的主人公们对蒙曼来说都是耳熟能详,可是她依旧花费了很多工夫去查史料,她笑说:“我不停地发现自己的记忆是有错的,比如写西施的时候会涉及勾践,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还有勾践给吴王尝粪的故事,我小时候一直的记忆是什么呢?勾践对吴王说大王你这个粪是苦的,是苦的就意味着身体要好了,甜的就说明身体不好,我一查书才知道史料说的不是苦和甜的问题,勾践说是顺应春气,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春天的粪便应该有春天的感觉,春气是苦的,所以粪苦,就是好的。”
包括西施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历史上至少有六种记载,其中有一种记载流传最广,就是东汉史书《越绝书》里的说法:“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说吴国灭亡之后,西施跟范蠡一起走了,从此泛舟于三江五湖之间。这真是一种浪漫至极的说法。这个说法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呢?其实并不大。因为还有另外一种更早的说法??西施被吴王沉江,真实的版本要不堪很多,这个时候你就会去思考些问题。”
蒙曼的声音情感丰富,令听众能迅速投入情境之中,那么在写作时,蒙曼是否也如此“感情充沛”,与书中人物同悲共喜呢?蒙曼笑说人肯定都会有情绪,但是她写作时尽量不代入那么强烈的情绪,“其实我个人比较反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写,因为情感太多代入之后,你会发现你走上了一个特别抒情的道路,但是,作为历史研究者,我们不希望历史是用来抒情的,我们希望历史是用来讲事实的。”
历史影视剧要有人性的逻辑、时代的逻辑
除了讲唐诗的几本书外,蒙曼还给小朋友写了本《顺着历史学古诗》,加上现在的《蒙曼女性诗词课》,蒙曼希望人们多读历史,“我老是觉得咱们的文学和历史在脱节,不是说我们讲这个诗人轶事奇闻,就叫做有历史感了。任何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反映时代的,文学肯定有超越性,但它永远是深深地扎根于那个时代,我一直希望能够把那个时代感写出来,包括这本书也是一样,希望大家把它当做一本历史书来看。”
很多人现在对历史的了解是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是虚构的艺术,绝非真实的历史,那么从历史影视剧了解历史,是否会有误导呢?蒙曼予以否认,“我觉得从影视剧入手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上历史,确实是从影视剧开始的,我们小时候‘喜欢三国,难道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吗?都是评书、电视剧、小人书这些渠道。”
蒙曼认为从看历史题材影视剧开始喜欢历史,本身没有任何错,“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其实都是有好奇心的,他被这些作品吸引,只要给他一个由头,他就可能自己探索,去跟进历史,我觉得这是递进的关系。而且影视剧也绝不需要都完全按照历史,因为那是没法拍的,但是我希望影视剧有逻辑,有人性的逻辑,有时代的逻辑,我们现在影视剧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代和人性这两个逻辑,看清宫剧,就以为后宫女人靠生孩子能决定一切,我们知道政治绝对不是生孩子这一件事儿,这个我觉得就是不符合历史的逻辑,不符合人性的逻辑。”
也有很多历史影视作品找到蒙曼,希望她来担任编剧,不过,蒙曼都拒绝了,“文学和编剧需要想象力,我们学历史学的时间长了之后,特别喜欢较真,想象力会受限制。很多人都找过我,但是我想想觉得不行。”
当老师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信仰
喜欢有爱的老师
接受采访之前,蒙曼刚去学校开了关于新学期上课的会,她说由于自己去年在党校学习,半年没教课,所以这学期半年,她的课程十分繁忙,“半年上一年的课,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要上女性历史,本科生上古代史,讲隋唐到清这一部分,还有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史,史学概论,隋堂史专题。”繁重的课程意味着备课的压力,蒙曼说备课特别占时间,“我备课有压力,因为人的本能是老想突破自己,觉得应该比去年教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