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捐款从百万到上亿元的科学家,慷慨背后都有一颗赤子心

来源: | 作者:姚松婷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40:00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钱七虎院士:捐1600万元奖金,资助贫困学生长达30余年

钱七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官网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和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为中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防护工程领域取得杰出贡献的同时,钱七虎院士在公益慈善领域也默默奉献,资助烈士子女和贫困学生长达30余年。

2019年,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主动提出,把此次获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

他说:“如果一个人追求个人名利,那关注点始终是在个人幸福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树立的是基于国家的价值观,那关注的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

2020年2月,钱七虎还分两次向武汉捐款650万元。据了解,2019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江苏省给了800万元的配套奖励。他把其中100万元捐出,成立钱七虎奖学金,奖励年轻科研人员;之后拿出50万元捐给他的母校上海中学。捐给武汉的650万元,是奖金中的最后一部分。

刘永坦院士:捐最高科技奖800万元奖金,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刘永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图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能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2020年8月3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教授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刘永坦院士致力于我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的新体制雷达,打造了一支响当当的“雷达铁军”,为中国海疆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刘永坦院士1953年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后留校任教。“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长期的培养、学校的教育和支持。”他说,设立永瑞基金旨在助力学校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四川大学教授刘进:捐出1亿元奖励资金,这笔钱用于家庭是浪费

刘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图

今年9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作为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专家,刘进教授已安全和有效地完成近2万例麻醉,并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麻药相关研究。其团队研发的“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超长效局麻药”两类麻醉新药,于去年进行了转化。按照华西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华西九条”,刘进教授个人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

刘进教授说,我今年65岁,要退休了,有人会说1亿元不是个小数目,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但是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这笔钱用于我们家庭去过上更为舒适的退休生活,是一种浪费,而捐赠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事业,更具有社会意义,更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河南78岁老教授王泽霖:捐款8208万元,生活简朴住旧楼

王泽霖,河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河南日报客户端图

2020年年初,河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王泽霖向学校捐款8208万元引起广泛关注。这笔捐款全部用来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

1984年,王泽霖任职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后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35年来,王泽霖的成绩有目共睹:3项专利、12个新药证书、主持创建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创立浓缩灭活联苗研发平台,彻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

据媒体报道,王泽霖和其创办的禽病研究所累计获成果转化费近亿元。

尽管如此,王泽霖本人却异常简朴,不仅至今仍住在几十年前建成的旧楼中,在生活中甚至经常被形容为“抠门”,例如能步行就不坐车,能坐公交就绝不叫出租车。

对于近亿元的科研转化资金“裸捐”一事,王泽霖的理由非常简单:“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顶端新闻、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