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陕西省家风馆,各地各部门牢牢抓好家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社会新风尚。2019年,全国妇联将每年5?6月定为各级妇联组织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连续3年集中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5月至6月,各地区各部门成立2万多支宣讲团,汇聚16万名宣讲员,开展11.3万场红色家风故事宣讲活动,直接参与群众达3400多万人。
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尤为关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纠树并举,聚焦关键少数、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综合运用任前廉政谈话、约谈提醒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坚决查处家风不正等问题;海南省纪委邀请新提拔省管干部家属一起参加廉政谈话,将“廉内助”家风教育班与“一把手”纪律教育专题班合并举办;江苏连云港等地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助力监督,探索综合利用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实现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情况监督检查信息化、精准化、常态化。
以小家促大家: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咱们先来说说王继祥家,我觉得院貌整洁星暂时还不能给他家。”“同意,昨天我去他家转了转,院子还需要再好好收拾收拾。”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干部、文明家庭代表等围坐在一起,评选村里的星级文明户。清水村在全村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制订星级文明户“十星”评选标准,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塑造文明乡风民风。
家庭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支点,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像清水村一样,鼓励更多家庭见贤思齐,以优良家风带动民风乡风向上向善,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倡导广大家庭弘扬家庭美德,践行移风易俗: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宣讲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在每个家庭落细落实;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深入推进“抵制天价彩礼 倡导婚嫁新风”专项行动,用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山东省淄博市妇联开展乡村美学教育活动,通过美学课堂、乡村读书会等,赋予家庭移风易俗新内涵……
家庭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地妇联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湖北省恩施市妇联打造“乡村文明之花”志愿服务队,组建489支“村花调解”队伍,构建典型引领、矛盾调处、司法调解的家庭和睦三道防线;浙江省杭州市妇联搭建“家和码”综合治理平台,对每户家庭进行量化定码,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解码、调处解码、司法解码;云南省安宁市妇联建立困难母亲库和失独母亲库,为3000多名困难母亲、失独母亲、留守流动妇女开通就医绿色通道……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牢记总书记嘱托,广大家庭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