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尽显于诗词。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于2020年正式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这一命名寓意着探求科学真理漫漫征途,永无止境,尽显中华民族对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
“祝融”探火
祝融,号赤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为我们的祖先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祝融”为五行之官之火正:“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2021年5月22日,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由此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
“羲和”逐日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
有关羲和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
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名称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着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这些浪漫且富有内涵的名字,让星际宇宙的探索变得生动可爱。
每个名字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从漫漫岁月而来,朝着美好愿景而去。
除了我国的航天名字,“国之重器”命名也都非常“高级”。
我们的航空运载火箭叫“长征”,反舰导弹叫“鹰击”,弹道导弹叫“东风”;
我们的载人潜水器叫“蛟龙”,自航绞吸挖泥船叫“天鲲”;
我们的南极科考站叫“昆仑”;
我们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叫“天眼”;
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叫“九章”……
中国科学家用实力将美丽的神话传说一步步变成现实,浪漫至极。
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实现的是科技梦,更是中国梦!
浩瀚宇宙,星河璀璨,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