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父母告诉苏明娟,做人要知恩图报。于是,收到好心人的捐款,他们就把自己做的布鞋和腊肉回寄过去,送给好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那份不适和困扰,逐渐转化成了一份责任。
她理解了当年那张照片早已成为了希望工程的象征,而作为拍摄对象的她,多少也被寄托了一份美好的希冀。她想用这双眼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跟她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
在各方资助下,苏明娟顺利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刚上大学,她就主动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她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份资助,父亲在金寨县城开面馆,母亲在桃岭乡张湾村收购板栗,在节约的情况下,生活能够自足。
毕业后,她进入到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工作,上班后拿到的第一笔工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的每个月,她都要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捐献出来。
2006年,苏明娟和解海龙一起拍卖了当年那张“大眼睛”照片的版权。所得30多万元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其奴村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起名为“大眼睛希望小学”。

2018年,她自掏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发起设立“苏明娟公益助学基金”。这个基金,已经收到捐款捐物价值600余万元,资助了20所希望小学和15名大学新生。
如今,那个目光炯炯的姑娘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长大后的“大眼睛女孩”,仍旧在持续传递着当年接收到的善意。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自己孩子的言传身教。
从198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被发起,到今天,已经整整33年。到2022年,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2.6万人,援建希望小学20878所。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希望工程,还在继续,希望小学提质升级、学生发展、乡村校长与教师发展、营养健康、卫生健康……
大眼睛女孩一样,犹如亿万热心参与希望工程的国人希望的那样,长大了。希望工程的“希望,不再仅仅只是解决“上学的渴望”。
撰文|三三
编辑|波仔
校对|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