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滕夏说,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当地98%的行政审批事项、97%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同时,创建“零工市场”网络平台和返乡回流人员数据库,实现劳动力资源与企业岗位“云上”配对,累计为当地企业招工2.73万人。

在广西北流泰宏达电子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忙着生产各类电子设备。新华社发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落户和创新发展的沃土。广西不少县域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借力“东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融资、用工等难题,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与此同时,广西不少县域强化开放引领,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筑巢引凤,积极有序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厚植投资发展沃土,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处桂东北的贺州市启动实施规划、交通、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六个东融”,探索试点科研孵化在大湾区、产业生产转化在贺州的“双飞地”经济模式,在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我们积极从大湾区引入电子信息产业,强化产业配套和金融扶持,如今电子信息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成本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钟山县县长程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