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助力乡村振兴?? 送文化下乡的年轻人(青春派?青春奋进新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张强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0:00 | 38 次浏览 | 分享到:

转眼间,翁瑜送文化到基层已经6年了。“未来还很长,只要群众喜欢,有需求,我就会一直走下去。”翁瑜说。

梦然: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一首歌曲《少年》,让很多人认识了创作者梦然。

1989年出生的梦然,在2019年末写下《少年》,写给那个追梦的自己,勉励自己保持满满的初心。作为一名音乐人,梦然是新文艺群体的一员。不同于传统的文艺群体,新文艺群体是随着文化产业、网络新媒体技术等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文艺群体,往往以个体形式散落在文化产业各领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兴力量。独立演员、音乐人、舞蹈者……越来越多像梦然一样的年轻人,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加入到送文化到基层的队伍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参与中国文联送文化到基层、心连心艺术团等,走进四川大凉山,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浩特,甘肃临夏……这几年,梦然去了不少地方。

在大凉山,当梦然跋山涉水来到大山里的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有点不敢相信:建设一新的学校、窗明几净的教室……边远地区的孩子们也有了良好的上学环境。学校里有个小男孩,大概上一二年级的样子,见到梦然就激动得哭了起来。他跟梦然诉说对歌曲《少年》的喜爱,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小小少年。阳光洒在梦然和男孩身上,梦然感觉阳光仿佛能照进自己心里。“那一刻,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梦然说。

自己的词曲能在遥远的地方带给孩子鼓励和希望,这是梦然不曾想到的收获。因为《少年》这首歌曲,她觉得与这些地方,与这些孩子有了一种特殊的连接。

基层的经历和体验给梦然带来了能量,也给她的创作带来更丰富的素材。梦然在歌曲《光》中写下:“越过平凡,成全我的勇敢,不管走多远,身上的微光都不减,哪怕我是尘埃,遗落在某个站台,也可以在天亮之前从头再来,时光在飞勇气从不落坠,不管天多黑,我的脚步绝不后退。”

有一次基层演出候场,梦然来到当地一户人家。虽然家中陈设简陋,只有一方小小的书桌等简单家具,但孩子的小脸却充满朝气,他还兴致勃勃地给梦然朗读文章。那一刻,梦然忽然明白,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都要保持内心的乐观。这成为她新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送文化到基层过程中,梦然看到了祖国的大江大河,也观察着人生百态。她尝试用中国意蕴的词曲,传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梦然希望,发挥新文艺群体的特长,用歌曲感化心灵,创作更多好的作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