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独家专访:“国民老爸”穿过寒冬 高亚麟演绎温情之梦

来源:时代面孔 | 作者:杨国军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2:00 | 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严峻疫情下的人间烟火

年度压轴的温暖大片《穿过寒冬拥抱你》将于明日正式上映,最擅长细腻情感刻画的薛晓路导演将带领观众,把视角重新拉回2020年武汉封城的那段记忆。

电影用武汉的地标建筑鹦鹉洲大桥串联起了普通武汉市民在疫情肆虐中的温馨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积极乐观地互相支持,真实而温暖。

f7247e54b588f6a5b7002389494b99d.jpg

影片中,高亚麟、徐帆饰演一对中年夫妻。在他们的故事中,在雨夜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上,他们为了被病毒感染去世的朋友抱头痛哭的那一幕,催人泪下。

在拍摄期间,创作团队希望能够尽可能还原真实生活,塑造接地气的人物,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感觉到,这些角色就是身边的人。为了心中这份坚持,他们走遍武汉的大街小巷,通过与当地人的接触,去感受、去呈现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让高亚麟最深有感触的一场戏,是封城后的一天深夜,在电影中的家里,他站在窗边,俯瞰到武汉全城的景色。窗外曾经车流不息的立交桥上空空荡荡,只偶尔有救护车呼啸而过,剧组完全还原了封城时期的景象。

“在纪录片里看到过封城之后的情景,在读剧本的时候,也能想象到那个场面,但是没有切身的感受。真的置身于其中的时候,一个繁华的城市突然空无一人,才突然有一种‘心头一紧’的感觉。”回忆起那场戏,高亚麟记忆深刻。

“武汉是一座多么充满烟火气的城市,过早、宵夜,街头巷尾都是热火朝天的。封城76天,这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我特别感慨,武汉人真是伟大!”

在这部致敬武汉人民的电影里,主创团队想要追求更真实的效果,选择全员说武汉话。主演贾玲、徐帆、朱一龙都是湖北人,说起武汉话自然得心应手。然而这却难倒了两位山东汉子高亚麟和黄渤。在录音棚里,团队请来一位武汉方言的老师,帮他们一字一字地纠正。高亚麟笑言:“这部戏最难的就是配音。武汉话太难学了!简直找不着调。当时我都想打退堂鼓了。”

从迷茫入行到崭露头角

高亚麟的演艺事业是从迷茫中开始的。

“我小时候喜欢拍照,买的第一台相机是海鸥DF-1,自己学着做暗箱、自己冲洗照片,玩得不亦乐乎。”1989年,高亚麟高中毕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惜没有考上。第二年,18岁的高亚麟参军入伍。

1991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高亚麟考进了戏剧表演专业。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高亚麟从小长在淄博市歌剧院,对文艺工作也非常熟悉。

“那时候觉得不上大学很丢人,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美术系、音乐系、舞蹈系……这些我都不会呀,我就学了戏剧表演。”高亚麟笑言。

40a638dac2f962820dc5e229ce81dee.jpg

提到毕业后加入空政话剧团,高亚麟坦诚地说:“不瞒你说,到了空政话剧团,我还懵着呢,对‘我已经在北京有单位了’这件事还没有概念。我还问我爸,我什么时候回家?就感觉还在上学似的,毕业了就该回家了。”

他就这样默默在话剧团跑了5年龙套,期间也不甘寂寞,尝试过卖服装、开饭店,“我觉得自己就像老顽童,没干过的事情都想尝试,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又不知道价值是什么。”

后来,高亚麟开始和洪剑涛搭档演小品,才终于开始有了“靠表演能吃上饭”的感觉。

1998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开设导演专业,在全军只招收8名学院,高亚麟凭借深厚的艺术素养,成为空军系统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学员,他的导演梦想也慢慢生根发芽。

就在毕业那年,电视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到学校招考演员,外表帅气、憨厚的高亚麟因为有着超强的可塑性,被导演慧眼相中,出演大反派??。这一角色,让高亚麟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国民老爸”和“7亿巨贪”

提到高亚麟,他最深入人心、最具国民度的角色,应当说是《家有儿女》中的阳光老爸夏东海。

2004年《家有儿女》的创作团队找到高亚麟饰演夏东海的时候,不乏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因他饰演的??深入人心,有人说他演反派,怎么能演好这么一个阳光的老爸?该剧的总监制、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力排众议,他说,高亚麟能把??演得这么好,说明他是一位好演员。

高亚麟将自己对父亲这个角色的理解、期待和想象,赋予《家有儿女》中这个完美的父亲,被观众亲切地誉为“天下第一爸”。

不负所望,时隔十几年,《家有儿女》仍是观众心中最为经典的情景喜剧之一,每年都会重播无数回,剧中的演员们也悉数走红荧屏。

“《家有儿女》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af238879f10c19ff73999a9ec1aaf51.jpg

《家有儿女》第一部播出后,仿佛没有什么反响,第二部就又云淡风轻地开拍了。一天,高亚麟和助理一起到北京的一个花卉市场,打算为爱花的母亲买些鲜花。刚走到第一个摊位,就听到有人大喊了一声:“夏东海来啦!”??乌泱泱的人群很快围了上来。“我上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还是和张铁林老师一起出去的时候。我都没有反应过来,这次他们是奔我来的。”从那天开始,高亚麟突然发现,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认识他了。他开始步入接演重要角色的演员梯队。

如果说夏东海是他最具标志性的角色,2017年爆火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则是高亚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他本着对编剧周梅森的信任、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敬意、对李路导演的义气,卖掉自己的房子,押上全部身家投资出品了这部电视剧,也在剧中客串饰演了贪腐官员张新建一角。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高歌。“想到这部剧会被观众喜欢,但没想到有这么好。”高亚麟说道。

表演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作为导演系科班出身,高亚麟一直有个导演梦。还没毕业时,他便开始接连出演多部电视剧,在演艺事业上口碑攀升。直到2006年,才终于有机会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作品《追爱总动员》,在导演生涯上也开始颇有建树,曾获法国卡普电影节铜奖,后又创作了《一路上有你》《我是检察官》等电影。

“上学的时候,导师第一堂课讲的就是导演的职责??‘通过干预灵魂而干预生活。’所有的故事只是载体,要靠导演的思想来表达出来。不同的艺术门类,侧重点不一样。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话剧是演员的艺术。”

身兼演员、导演、制片人、出品人等多重身份的高亚麟,最喜欢的身份还是演员。作为导演系出身,他对演员的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一个专业的演员读剧本的时候不能光看自己的台词。在通读剧本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台词里找到关于自己的角色的很多信息。”他习惯在安静的地方研读剧本,在剧本上认认真真做好标注,写上自己的理解。他也喜欢提前去拍摄现场实地感受,因为看剧本上的文字全凭想象,而到了实景或见到对手演员,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状态。

“在表演中,也要完全代入角色里,很难跳脱出来去审视自己的表演,一旦有了杂念,就演不好了。完全沉浸其中,反而会有‘神来之笔’。”

在话剧舞台上,也一直有高亚麟活跃的身影,《情圣》《银锭桥》《人民公敌》《开心晚宴》……他非常享受话剧表演。

b7249585c9cf5a6657d03a40c6ced4f.jpg

“我很喜欢演话剧。”高亚麟说。“在话剧舞台上能直接感受到现场观众的回馈,对于演员来讲,那个感觉很过瘾。站在舞台上感受观众的呼吸、尖叫、掌声,是无与伦比的享受,也是对演员这个职业一个最大的回馈。”

“光明指引着人类的进步,所有的艺术作品应该向飞蛾扑火一样,永不放弃对光明的追寻。”高亚麟说。“现在的我们‘生逢其时’,我的职业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人看到美好,生活才能更好。”

   相关新闻